" 新东方 " 俞敏洪先生人生及事业的戏剧性,早期我们在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所见闻。这部电影即以他为故事原型,从 " 普通农家子弟 " 到 " 北大天之骄子 ",从 " 北大英语老师 " 到 " 被迫下海商人 ",在个人与时代的交锋中最终 " 体面突围 "。近期,俞敏洪的戏剧性足够再拍一部电影了:去年 7 月 " 双减 " 政策出台,教培行业风起云涌,面临转型之痛,他在直播间一边告别、一边宣布,告别是指退租 1500 个教学点、捐赠 8 万套崭新桌椅;宣布是指从教育培训跨界农产品电商直播。不到一年,凭借 " 新东方主播 " 翻红,并以 " 体面转身 " 的形象成功出圈,再次 " 体面突围 "。
俞敏洪凭什么?在新出版的《在岁月中远行》一书中,他详细的状写了这些年的经历,从中我们获取可以找到答案。
2020 年,他的关键词是 " 新冠病毒 " 和 " 张桂梅 "。前者让他感到焦虑:公司业务量下降了 70% 左右,国际游学业务更是下降了 100%,清零了;后者让他看到了希望,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带个人的希望,而张桂梅是一个好榜样。俞敏洪对这一年的总结陈词是:"2020 年,我想通了两件事:一是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珍惜每一天的生命十分重要,要让每一天过得合算;二是人生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既能让自身生命充盈富足,又能直接或间接帮助到别人,有益于人间。于是我做了两个决定:一是要让自己越来越有限的生命丰富起来,在合适的范围内吃喝玩乐都可以,同时还要贡献自己的思想和思考;二是尽量多做好事,主要聚焦于中国的农村教育,为帮助那些农村孩子走出贫困循环、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尽力而为。"
2021 年,他的关键词是 " 不确定 " 与 " 转型 ",并在不确定的恐惧中,从三尺讲台转换成直播平台,从管理者转型扮演直播主持人、运营人员等等角色。他的感悟是,大家对不确定性的惧怕,来自对未来无法掌控的恐惧。但是 " 不确定性 " 应该分两面看:既然这是个概率范畴的概念,那么谁又能确定未来一定是坏的?是否想过,未来也可能是非常好的呢?" 在外部变化偏离我们以往的轨道,当事物更迭的节奏变得飞快时,我们更应该安静下来,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确定 "。
获得这份 " 确定 " 的标志是什么?俞敏洪在书中说了四条:第一、无须自怨自艾,保持积极心态。第二,寻求一切可以壮大自己的机会。第三,不要惧怕失败。第四、让自己辽阔起来。
这话若换作一般的网红之口说出,我们很容易将之归之为已经污名化的成功学、心灵鸡汤的范畴之中。但是由俞敏洪说出来,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中年油腻,而是人间清醒。个中原由,无怪乎是他不仅说到了,并且做到了。
" 当我们埋头书海,看到那些点亮内心的文字,如同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一把把斧头,劈开黑暗,让光亮和温暖照射进来,让我们对生命更加热爱。走过平湖秋月,看过日出山河,低头读书,昂首行走,这两件事都能给我们在不确定中不断带来人生的辽阔。" 俞敏洪的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他是在书本与行走中,找到了不确定的人生与岁月中的定力的。
来源 黔中书
文 郑文丰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