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我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保险等政策在助企纾困、服务民生中的作用以及落实相关政策的具体举措,回应社会关心问题。记者获悉,我市将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稳经济的政策部署,从 " 降、缓、返、补、扩、促 " 等方面实施社会保险降费缓缴、失业保险稳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一系列组合式政策措施,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加大支持企业纾困发展的力度,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定向实施社会保险降费缓缴政策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实施社会保险降费缓缴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时间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 5 个特困行业企业可缓缴 2022 年 4 月至 12 月的单位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3 月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单位应缴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 17 个困难行业所属企业可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自 2022 年 6 月至 12 月,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自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3 月。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 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可自愿缓缴至 2023 年底前补缴,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缓缴政策具有定向实施、期限较长、兼顾个人、办理简便的特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 6100 户企业申请缓缴,有 19750 名灵活就业人员视同申请缓缴养老保险费。
失业保险返还覆盖率全省最高
据介绍,我市失业保险稳岗政策包括一 " 返 " 两 " 补 "。其中一 " 返 " 是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并且加大返还支持力度。今年稳岗返还政策还具有政策落地快、覆盖面广等特点。根据省提高大型企业返还标准的最新政策,人社部门将在本月向 230 家企业拨付提标补差的资金 534 万元,及时兑现政策红利,确保应返尽返。今年来,我市稳岗返还共拨付资金超过 7700 万元,惠及企业 4.19 万家、惠及职工超过 37 万人。兑现返还覆盖率达到 96.39%,完成比例目前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是最高的。
此外,两 " 补 " 指的是,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一次性扩岗补助是新出台的政策。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主要是针对今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出现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未出现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路铁路运输 5 个行业企业,按每名参保职工 500 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将采取数据比对核实、基金直拨等方式,实现政策免申即享。目前省社保局正在比对各地市数据,待我市进一步核实数据后启动拨付,确保按时拨付资金。
一次性扩岗补助是指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每人 1500 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人数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计算,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身份企业只能用一次。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向注册地所在地人社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由社保经办机构发放。其中,一次性扩岗补助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不重复享受。
一 " 返 " 两 " 补 " 都是对参保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保留和吸纳职工的切实激励和支持。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是近期出台的阶段性、组合式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政策措施,补助资金在失业保险资金中列支。
失业保险扩围发挥兜底功能
今年我市还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扩围政策,把保障范围扩大到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这两类人员,为其发放失业补助金。失业补助金发放标准:参保缴费 1 年(含)以上的,补助标准为我市失业保险金的 50%(按目前标准是 774 元);缴费不满 1 年的为失业金的 15%,即 232.2 元。失业补助金领取期限最长 6 个月。2021 年符合条件但未申领的参保人员,以及 2022 年度新发生失业的前述两类人员,可在今年内提出申请。失业保险扩围政策更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充分发挥了预防失业的兜底功能。据统计,今年 1 至 5 月,我市已发放失业保险金 3806 万元,惠及 24427 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 1280 万元,惠及 4721 人次。此外,我市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提取 4.64 亿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今年以来包括失业人员在内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9730 人,支出培训补助 1010 万元。
据了解,接下来,我市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 " 两稳一保 " 部署要求,在纾困解难、减税降负稳企稳岗等方面出台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发布会上,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川表示,此次发布的措施里面既有国家、省给予的干货,例如减免抵税的扩围政策,还有市人社局介绍的缓、降、退、补等政策,也有我市量身定做的一些实招,针对汕头用地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我市将支持、鼓励连片 " 工改工 " 的项目开发建设,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将鼓励金融部门设立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将通过政策措施的 " 加和减 ",来纾解市场主体的 " 困与难 ",来实现经济发展的 " 稳与进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