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田村党群服务中心 " 车田村党员联系户 服务群众公开栏 " 上,排在首位的党员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秋晓及其联系的四户群众。
从环境 " 脏乱差 " 到生态宜居,从人均年收入 2000 元到突破 4 万元 …… 地处茂名市茂南区城乡接合部的新坡镇车田村,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建 " 党员联村包户 " 工作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成功实现 " 问题村 " 到 "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的华丽转身。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党员包户 " 发挥 " 传帮带 " 作用
在车田村党群服务中心 " 车田村党员联系户 服务群众公开栏 " 上,排在首位的党员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秋晓及其联系的四户群众。
梁秋晓告诉新快报记者,过去的车田村发展落后、环境较差。如何打好一场翻身仗?村 " 两委 " 在基层治理上下足功夫,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村最大的特色是‘党员联村包户制’,一个党员包四户群众,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帮助解决困难、创业致富、化解矛盾。"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车田村 59 名党员包联 300 余户村民,按照居住就近、便于服务原则,1 名党员联系 4 户村民,加强党建引领,村 " 两委 " 成员、党员冲锋在前,筑牢乡村疫情防控 " 防火墙 "。
"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尤其是老党员,经验丰富,说服力强,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梁秋晓说,在村里,党员联系牌挂到群众家门口,包户党员的名字、电话及服务承诺,一目了然。
在创业致富方面,车田村成立了党员致富小组,带领村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立足区位优势,发展仓储物流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村民人均年收入从 2000 元到突破 4 万元大关。
村道全部硬底化,安装路灯 80 多盏;建成面积 3000 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建成面积 500 平方米的图书室,每个自然村建立文化宣传长廊 …… 随着经济发展,车田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成 " 村中有园、园中有村、绿色环抱、花团锦簇 " 的特色生态村,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依、劳有所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创业致富方面,车田村成立了党员致富小组,带领村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立足区位优势,发展仓储物流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强化安全管理不留死角盲区
" 天天宣传天天安,日日防火日日宁 ",在车田村一处仓库门前醒目位置,贴着一张企业消防应急小组名单,上面清楚写着组长和组员的姓名、电话。
梁秋晓说,通过有效治理,车田村焕发新活力,吸引了一批企业落户。为此,村 " 两委 " 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定期上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与此同时,车田村将 " 消防安全 " 写进村规民约,加强村中防火设施建设,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及设施,呼吁村民要齐心协力除火患。
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在探索乡村有效治理的过程中,车田村稳步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充满活力,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茂南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完善村级民主法治议事、一事一议机制,建立乡村治理积分制、小微权力清单、网格员工作清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下一步,茂南区将结合乡村振兴实际,大力推进数字乡村、" 乡村记忆 " 工程,深入开展乡村治理 " 百镇千村 " 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乡村治理示范样本,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