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清廉兰州建设的意见,根据清廉兰州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承担建设兰州市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小兰帮办)、系统推进建设工程领域项目审批最快城市两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兰州市风清气正清廉政治生态的建设,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政务服务领域落实见效。
" 小兰帮办 "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 " 一公里 "
如今,兰州市民已对 " 小兰帮办 " 耳熟能详,它不仅仅是一个政务服务品牌,更是一个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其服务方式及功能也在随着改革发展的势头而不断转变和提升。
根据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要求,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在推动兰州市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小兰帮办)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校准发展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举措,并联合相关部门、各县区成立项目前期申报工作协调组,明确任务分工,共同推动项目前期申报和项目招投标工作。
" 项目的可研、初步设计及概算的审批工作和项目招投标工作已完成,目前,我们正按照‘ 1 库 2 端 3 平台’的总体业务架构完成后续工作。"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平台管理科科长王红涛介绍道。
据了解," 小兰帮办 " 目前的总体研发进度已达 98%,社工委、兰州学习、小兰帮您等板块建设进度均已完成。在各县区特色板块研发中,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红古区特色板块研发已完成 100%,安宁区 96%、永登县、皋兰县 95%,榆中县 92%。自 2022 年 1 月份以来,全市各县区已开展 81 场次培训,参训人员 2000 余人。
截至目前," 小兰帮办 " 平台总注册人数 379.66 万人,累计生成场所码 21.91 万个,累计扫码 2.86 亿次;通过平台登记来兰返兰人员信息 382.34 万人,登记驻守干部报到信息 7106 人,发布 " 我来做任务 " 签到信息 39626 条;15 分钟生活圈录入商家信息 14018 条,展示便民应用服务 142 个,已累计为办事群众提供服务 26.18 万人次。
不断升级的 " 小兰帮办 " 平台,应用场景正逐渐丰富多元,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也在持续提高。高效便捷的 " 小兰帮办 " 正致力于打通服务群众的 " 最后一公里 ",提升广大兰州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系统推进建设工程领域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走进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和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体验高效率的项目审批后,企业代表白萌不由赞叹着说道:" 如今的审批速度变快,真的帮助我们企业省了不少时间,减轻了很多负担。"
据了解,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与省住建厅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 15 类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 30 个工作日内,并已在工程审批系统固化运行。此外,还梳理下发工改工作 15 项 33 条重点任务清单,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并对各县区、开发区进行 2 轮调研督导,召开业务培训会议 5 次。
据统计,推进新流程改革以来,系统运行项目 373 个,办理事项 898 个,办结事项 785 个,单个事项最短用时 0.18 个小时,事项办结平均用时 2.8 天,项目审批速度和项目单位满意度大幅提升。
" 工程建设项目清廉审批的进程,也随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不断迈上新台阶。" 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工作人员张燕表示," 我们共采取 5 个方法,确保工程项目清廉审批:一是全程网办,以物理隔离的方式,防止工程建设当事人与审批人员直接接触;二是系统生成,以多规合一协作平台生成项目的方式,阻断违规违章建设项目进入审批流程;三是方案联审,以联合审批相互协同的方式,防止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四是联合勘验,以正式组织的方式,阻断现场勘验的灰色地带;五是联合验收,以多家联验的方式,解决分头验收人为融通的问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唐瑞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