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7-01
法治先行!南京江北新区创新“1+1+N+N”模式,推动法治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彤 记者 鹿伟)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7 月 1 日,南京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牵头召开江北新区法律服务环境建设成果汇报会。会上介绍,江北新区坚持把 " 法治先行 " 作为新区发展的重要遵循,聚力发挥双区叠加优势,以 "1+1+N+N" 模式推动新区法治建设成果图卷徐徐展开。

"1+1+N+N" 模式指的是:一个园区、一套政策、N 个平台、N 个机构。

" 一个园区 " ——以建设全国首个法治园区为契机,依托最高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南京海事法院、江北新区法院、检察院及申报中的 " 一带一路 " 国际商事法庭、知识产权法院、环境资源法院所构成的 " 两庭五院 " 司法力量及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对标国内外一流法治营商模式,全力打造具有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和新区特色的最优营商环境。

" 一套政策 " ——出台《关于促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及配套细则。落地江苏自贸区首家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台湾庆辰法律事务所驻南京代表处,吸引泰和泰、上海段和段、上海市光明、江苏致邦、南京知识、江苏益友天元等一批优秀律所,律师从业人数从四年前的 104 人增长至 284 人,经济贡献从 4273 万元增长至 1.342 亿元。

"N 个平台 " ——设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法治服务专委会,联合新区内外政法机关及法律研究与实务部门共 21 家成员单位组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联盟。建立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企业合规研究中心,为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提供常态法律指引。设立华讯国际知识产权与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开展境内外律所 " 多元复合式 " 合作试点,实现跨法系、跨法域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落地运营全国首个 " 商业秘密公证保护平台 ",全国首创的 " 知识产权在线交易电子公证 " 模式入选服贸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 最佳实践案例 " 并获国务院肯定和推广。搭建 " 生物医药产业链 + 法律服务 " 平台,探索全国首创 " 数字贸易全链条电子公证 " 模式,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N 个机构 " ——全国首创境内外法律服务机构合作设立国际商事调解机构,协助设立首个省级自贸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助推实现中国(江苏)自贸区仲裁院挂牌,设立全省首家自贸区法庭,全方位护航自贸区发展。助力泰和泰(南京)律师事务所设立新区首家百人律所,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法律服务战略部署,支持上海市光明(南京)律师事务所整合本地优秀法律机构,打造法律服务旗舰。探索推动设立域外法律查明及外国法研究与实体服务机构,完善新区涉外法律服务。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市委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王庆到会祝贺并致辞,南京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姜建成,南京公证处副主任陈国桥,市律师协会秘书长魏春纯,新区法院分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建飞,中央商务区管办副书记滕洪清等参加交流,会上还邀请了南师大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新区律工委、泰和泰(南京)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等专家分享发展经验。

会上,新区法院、南京公证处、南京仲裁委、新区律工委等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围绕自贸区审判工作、公证创新服务、自贸商事仲裁纠纷化解及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法律保护等工作进行了介绍;相关律所就其与新区共成长共发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法律服务机构旗舰的成果进行了分享。

王庆指出,江北新区始终坚持提前谋划、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持续探索法律服务和法治发展创新的最前沿,形成了具有新区特色的法治建设模式。希望新区立足新阶段、锚定新目标,坚持以法律服务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改革创新法治保障,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站在 " 十四五 " 新起点,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江北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区及自贸区法律服务发展需求,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正视不足,补足短板,深化新区的法治实践,不断擦亮新区 " 法治先行 " 的名片,助力高质量建设江北新主城。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标签

南京 自贸区 江苏 知识产权 数字贸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