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2-07-05
“雪糕刺客”列传:天价冷饮刺伤名人实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老能听到一个词儿—— " 雪糕刺客 "。

啥意思?

买雪糕时,千万记得避开藏在冰柜里,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品类。

不然,当你付钱的时候,它的价格会冷不丁背刺你一刀。心里拔凉。

7 月起明码标价的新规施行,相信 " 雪糕刺客 " 将随之无处遁形。

但天下苦 " 雪糕刺客 " 久矣,绝不是近两年的事。

古往今来,很多耳熟能详的大人物都在这上面 " 吃过亏 "。

今儿文脉君就跟大家八卦一下," 雪糕刺客 " 刺伤名人不完全史。

刺杀钱包

章怀太子李贤被逼死的那年,刚过二十九岁。

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子生前爱吃点啥,画师有心地在墓穴里画了两大盆冰淇淋。

对,唐朝人吃冰淇淋论盆。

这种叫 " 酥山 " 的点心,以冰为底,盖满奶油酥油,装点上花花草草,与今天的冰淇淋如出一辙。

如果不怕麻烦,还有一种极品吃法:把奶酪冻定型后,雕刻、彩绘、摆盘。这就叫 " 玉露团 "。

如果说 " 雪糕刺客 " 也讲论资排辈,这玉露团来头之大、名气之大,无出其右。

因为,它出自千古名宴 " 烧尾宴 "。

手捧酥山的宫女(唐章怀太子墓壁画)

这东西好吃是好吃,就有一个缺点——费钱。

那是个没有冰箱、没有冷库的年代,寒冬好不容易凿点冰,一到炎夏还不全化了。

就这你还要用盆吃,什么家庭啊?纵然有钱如老李家也 " 难以负担 "。

章怀太子死后的第二年,唐玄宗李隆基出生了。

当家后,李隆基也挺心烦,这帮王公贵胄太能吃了。就说那帮公主们,顿顿都要吃贵的。

李隆基不查账不知道,一查账发现,这群公主进献的食物 " 水陆珍馐数千盘之费,盖中人十家之产 "。

这还得了?" 玉露团 " 别吃了,烧尾宴也别吃了。而后,烧尾宴就因为太过奢侈而渐止。

李隆基捂住日渐消瘦的钱包,摆一摆大手:散了吧,都散了吧。

唐玄宗

报复消费

都六十好几了,白居易终于当上了太子少傅。

匪夷所思的是,当了大官、挣了钱,他居然开始 " 报复性 " 地买冷饮。

长安这个地方,夏天太热,水资源又没那么丰富,所以市面上的冰 " 价等金璧 "。

白居易可管不了这么多,他买冰都用筐取,天天买还不喜欢还价。可说是 " 壕气冲天 " 了。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我们可以从他早年的经历中找到答案。

无数是经历还是作品,白居易身上常伴着 " 贫穷感 "。就连他的名字,都让人调侃为 "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

22 岁那年,他的父亲早逝,全家人没了经济来源。

白居易

怎么办?努力挣钱吧。奔波劳碌,可以说是青年时代白居易生活的主旋律。

老娘一天天在衰老,得他来供奉吧。弟弟住得老远,他得接过来一块住吧。得养娃吧,得交房租吧,还得买房吧 ……

也许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无数个炎热的夏天,大唐小公务员白居易一次次经过冷饮店的门口。

望着柜台里晶莹剔透的冰块,他心向往之,但想想房贷车贷,他无奈咽了咽口水,消失在烈日下。

或者,在他心里许下了一个愿望:有朝一日,可以用筐买冰,想撒红糖撒红糖,想撒白糖撒白糖。

浇上奶酪,拌上樱桃,"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白居易滋溜一口,越吃越过瘾。

老了,是应该享享清福啊。

白居易

反复折磨

今天大家为啥这么反感 " 雪糕刺客 "?

价格贵只是一方面,碍于情面不好退货、夸张甚至虚假的宣传、极低的性价比,都在反复 " 折磨 " 消费者。

杜甫就是 " 碍于情面 " 的受害者。这年,长安丈八沟,贵公子们出游都带着冰,调制一杯给你,你要不要?

杜甫当然不想要。

毕竟写下 "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 的他,打心眼里是瞧不上这帮人的。

但他又碍着情面,为讨生活嘛,不寒碜,他只能递过去一个笑脸,"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唉,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呐。

杜甫

唐末宦官田令孜吃过 " 虚假宣传 " 的亏。

那会儿的网红冰奶茶有个名字叫 " 饮子 ",竞争激烈,各商家都打出了自家的宣传策略。

有家主打养生的店脱颖而出,他们家加了几味寻常的药,就号称包治百病,价格更炒到了 " 百文售一服 "。

妥妥的天价,妥妥的 " 刺客 "。

田令孜得了大病,赶紧派人去买。去买的人也是个 " 大聪明 ",走路上就把 " 饮子 " 打翻了。

为交差,他去染坊里灌了一堆脏水,五颜六色的,反正跟冰奶茶看着也差不多。

田令孜一口气喝完,心神荡漾,重重有赏。

但不知道田公公得知了实情,会不会把隔夜饭吐出来。

最气的应该是宋孝宗,花钱去吃冷饮,结果可能吃到了 " 假冒伪劣 ",拉肚子拉了好几天。

死去活来,还谈什么 " 性价比 "。

宋孝宗

" 雪糕刺客 " 刺客

" 雪糕刺客 " 既然这么讨厌,在古代,人们都是怎么对它的。

大诗人韦应物,堪称 " 雪糕刺客 " 刺客——只要我不吃,就永远不会踩坑。

你问他为啥不吃,他多半会跟你说:" 内热饮之,媒其疾也。" 伤身又花钱,这东西你吃他干啥?

吃凉的伤不伤身体文脉君不知道,但平民消费突然贵族化,这种事不能惯着。

古代文言轶事小说集《唐摭言》中讲了一个故事:

大夏天,有商家在街头卖冰,趁着天气大热坐地起价,翻了好几倍。

顾客们 " 人间清醒 ",不比颜值、不听故事,更不需要炫耀性的消费标榜自己,一个两个全跑开了。

无人问津,渐渐地冰全化了,只剩下一地雪水。

这可不只是晚唐五代的故事啊。

提起冷饮

江苏文库里

有着各式各样的记载

比如翻翻《瓯北集》

《江苏文库 · 精华编 · 瓯北集》

赵翼 撰

凤凰出版社

" 为卖酸浆冰齿牙 "

" 辣玉甜冰常饌足 "

" 不是甜冰是甜雪 "

不管是吃冰还是其他冷饮、果蔬

赵翼的诗句总能让人感受到

生活美好,人间值得

这也是为什么

今天的网友真心呼唤

平价、朴素,又好吃的雪糕

因为这才是

生活的至味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参考资料:

《玉堂闲话》 五代 王仁裕

《唐摭言》唐末五代 王定保

《太平广记》北宋 李昉、扈蒙、徐铉等

《云仙杂记》唐 冯贽

《宋史》元 脱脱、阿鲁图等

《明皇杂录》唐 郑处诲

《韦苏州集》唐 韦应物

《杜工部集》唐 杜甫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标签

冰淇淋 奶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