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7-06
健康 | β-地贫患者输血、祛铁负担沉重,创新红细胞成熟治疗提供新选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近日,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红细胞成熟剂利布洛泽(通用名 " 注射用罗特西普 ")在国内正式上市。作为十余年来国内首个治疗 β- 地中海贫血(下简称 β- 地贫)的创新药物,利布洛泽将用于治疗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且红细胞输注 ≤15 单位 /24 周的 β- 地贫成人患者。对于国内 β- 地贫成人患者而言,目前又多了一种全新武器,让他们在 " 输血和祛铁 " 之外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地贫传统治疗手段局限,患者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其中,β- 地贫是一种由珠蛋白肽链基因突变或缺失引起的遗传性血液疾病,无效造血是 β- 地贫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会导致不健康红细胞的产生及正常红细胞数目减少,从而引发严重贫血。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海南等地是其高发地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方建培教授在近期举办的 " 关爱地贫患者,益起向未来 " 系列主题活动广州站上介绍道:"β- 地贫有遗传性,99% 与父母有关。这种状况通常是因父母带有这样一个缺陷的基因,但本人没发病,因此被忽略了。当父母两人都带有这种缺陷基因时,就有 1/4 的机会生出一个重型 β- 地贫患儿。"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方建培教授

传统治疗方案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根治的治疗手段。但存在需要配型、移植相关副反应、年龄限制等问题。对于无法接受移植的重型患者,则需要长期接受规范化的输血和祛铁治疗。现阶段,受限于血源紧张、长期输血导致的铁过载和潜在感染风险等因素,以及部分地区药物可及性低、医疗费用高昂等原因,使得患者终身输血难以保障,对于创新药物的需求迫在眉睫。

破解传统治疗难题,助‘利’减轻输血负担

对于输血依赖型地贫病患者而言,患者不仅面临着血源紧张、血制品供应不稳定等多重困境,长期输血导致的铁超负荷和潜在感染风险,造成心理和经济负担不断加重、使得终身输血难以保障。所幸的是,随着对无效造血机制的深入了解,β- 地贫的治疗取得了重要突破。作为十多年以来首个 β- 地贫创新治疗方法,红细胞成熟剂的上市有望减轻输血依赖型 β- 地贫患者的输血负担,降低因输血导致的铁过载及并发症风险。

与传统治疗不同,该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融合蛋白,作用于红细胞成熟的晚期阶段,通过与调控红细胞成熟的关键因子—— TGF-β 超家族配体结合,降低异常增强的 Smad 2/3 信号通路转导,从而促进晚期红细胞成熟,使机体能够产生更多成熟的红细胞。

" 作为创新治疗药物,罗特西普能有效地降低输血依赖型 β- 地贫患者的输血负担,为缓解社会血源紧张带来了积极意义。经估算,应答中国患者的年输血量有望降低约 57%。Ⅲ期临床研究 BELIEVE 证实,使用罗特西普进行治疗,患者输血负担较基线降低 ≥33% 的比例在第 13 至 24 周是安慰剂组的近 5 倍(21.4% vs 4.5% ) ,该比例在任意 24 周是安慰剂组的 15 倍 ( 41.1% vs 2.7% )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红细胞疾病学组组长、甘肃省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兰大二院血液学科带头人张连生教授表示,在刚刚结束的 2022 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EHA)上,BELIEVE 研究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公布,数据显示,罗特西普组患者在中位治疗约 154 周的情况下,更多患者输血负担降低,且耐受性良好,再次证实长期接受罗特西普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持续获益。

基于 BELIEVE 的结果,利布洛泽已被国际地贫联盟(TIF)纳入《2021 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管理指南》,作为输血依赖型成人 β- 地贫患者的推荐疗法。

多措并举,提高创新药物规范可及

今年 2 月,由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成人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旨在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展现重型 β- 地贫患者在疾病治疗、社会支持和疾病经济负担方面的情况,为改善 β- 地贫成人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状况,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报告》显示,除了创新治疗手段匮乏外,患者在治疗依从性、经济负担、生命质量等维度同样面临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对疾病认知不足,规范化治疗意识差,经济压力大是主要原因。

为此,百时美施贵宝与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展开深度合作,从了解患者的治疗和生活现状入手,通过发布报告、赋能患者组织、开展疾病教育等方式来提升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加强规范化治疗意识。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正琛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正琛称:"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了重型 β- 地贫成人患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困境,输血困难、经济负担沉重等问题使得部分患者无法完成规范化治疗,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预期寿命的减少。而终生输血和祛铁治疗对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均产生了严重影响,高达 72% 的成年患者无法参加工作并造成主要照护者误工损失。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启动‘关爱地贫患者,益起向未来’系列活动,赋能患者组织提升运营及传播能力,通过广泛开展疾病教育,强化患者规范化治疗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并获益于创新治疗,助力更多青壮年患者重返社会,提升生产力。"

据了解,除了改善患者及公众的认知水平及规范化治疗意识,百时美施贵宝还携手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共同启动了《地中海贫血规范化诊疗》项目,在中国血液学顶尖专家的支持下推动 β- 地贫规范化诊疗在中国的发展。该项目旨在建立中国地贫诊疗规范,组建地贫高发地区医院联盟,促进地贫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同时探索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