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7-07
“小暑”高温霸屏江苏,今明后最高37℃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 文 顾炜 / 摄)7 月 7 日迎来 " 小暑 " 节气,超凶猛的大范围高温天气也再度开启。根据省气象台预报,今明后三天江苏又被高温霸屏,沿江和苏南地区最高温有望来到 37 ℃。不仅是 " 炙烤 ",还有午后对流天气 " 打游击 "," 烤完再蒸 " 模式下,体感一定不舒服,大家记得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 7 月 6 日傍晚,南京经过雨水的洗礼,天空透蓝。夕阳斜射下,云朵被染上金色。

高温日最长的可达 8 天

7 月 6 日,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本周内,我国的高温天气一直盘踞在新疆南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受副高稳定控制,高温天气将逐渐发展,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局地最高气温可能突破 40 ℃。预计,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出现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

未来 10 天(7 月 6 日至 15 日),预计陕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苏皖北部、湖北北部等地 35 ℃以上高温日有 3~5 天,苏皖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南部、广东中北部、广西东北部、四川盆地及内蒙古西部、陕西关中、新疆等地部分地区达 6~8 天。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陕西关中、新疆等地部分时段最高气温达 37~39 ℃,局地超过 40 ℃。

高温影响时段:华北、黄淮等地高温主要出现在 7 日至 9 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主要出现在 8 日之后。

今后三天高温霸屏江苏

7 月 7 日 10 时 38 分迎来 " 小暑 " 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民间有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 之说。小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天气造就了各地独特的时令好物,因此民间小暑有 " 食新 "" 吃饺子 "" 吃炒面 " 等习俗。今后三天,江苏的热力值不断攀升,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晒。

根据预报,今明后三天部分地区伴有高温天气。7 日,淮北地区最高温 30~31 ℃,省内东南部地区 35 ℃左右,其他地区 32~33 ℃;8 日,沿江和苏南地区 35 ℃左右,其他地区 33~34 ℃;9 日,省内东北部 33~34 ℃,其他地区 35~36 ℃。预计,沿江和苏南地区 9 日最高温可达 37 ℃。

淮河以南地区烤完再蒸

南京气象用烹饪技巧来形容最近的天气:" 烤一会儿,加点水蒸,再烤一会儿,再加点水蒸。"6 日,江苏最高气温从西北到东南递增,排在前三的是:宜兴 ( 宜兴市 ) 36.9 ℃、南通(南通市区)36.7 ℃、东山(东山)36.6 ℃。

" 烤完再蒸 " 的模式在局部地区将不断出现。未来三天,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多分散性雷阵雨。7 月 6 日 20 时至 7 月 7 日 20 时,淮北地区阴有小雨并渐止转多云,淮河以南地区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7 月 7 日 20 时至 7 月 8 日 20 时,淮河以南地区多云,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7 月 8 日 20 时至 7 月 9 日 20 时,全省多云,午后局部地区有时有阵雨或雷雨。未来几天的雷阵雨多发生在午后。

全国大范围高温即将登场,南京作为传统 " 火炉 ",也将持续湿热天气。预计 7 日多云,有分散性雷阵雨,最高气温将突破 35 ℃,午后到上半夜有分散性雷阵雨。

7 月 6 日,2022 年上半年江苏气候监测结果出炉。2022 年 1-6 月,全省降水偏少,其中淮北地区旱涝急转特征明显。气温偏高,平均气温 14.1 ℃,较常年同期偏高 1.3 ℃,为 1961 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其中 3 月平均气温 11.8 ℃,6 月平均气温 27.2 ℃,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值。也就是说,2022 年上半年,江苏人度过 1961 年以来最热的 3 月和 6 月。

△网上关于火炉城市的讨论 微博截图

延伸阅读

地表热到 70 ℃," 四大火炉 " 要洗牌?

重庆退出四大火炉城市?谁能够入选火炉城市?气温、地表温度、体感温度是如何定义的?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寻找答案。

地表温度不等于气温

近日,# 重庆退出四大火炉城市 # 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称," 虽然最近天气也有到达 41 ℃左右,但之前西安地表温度达到了 70 ℃,郑州、济南、石家庄地表温度也在 66 ℃左右,相信以后的重庆会越来越凉快。" 这一说法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 四大火炉的全称是‘长江沿线四大火炉’,不是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不少网友为重庆的热正名。也有网友一针见血指出," 户外气温和地表温度不能直接比较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我们平时所说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并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夏天的地表温度远远大于气温。

气象专家解释说,地表测到的温度与气象部门常说的气温不是一码事。气象部门一般预报的是气温,气温是离地 1.5~2 米百叶箱里测到的温度,可以代表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基本状况。地表温度是在没有遮挡的土质地表测到的温度。气象部门监测地表温度主要是为了农业气象等领域服务。以南京本站为例,7 月 6 日 13 点,南京本站地表温度高达 50.3 ℃,但实况气温是 32.8 ℃。

体感温度又是另一回事。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体感上的冷热会因为湿度、风速、太阳照射、服装颜色的不同而不同。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比如,当气温为 32 ℃,相对湿度达到 60% 时,体感温度就能达到 37 ℃;当气温为 33.5 ℃,相对湿度达到 70% 时,体感温度就能达到 45 ℃。因此,南方城市 " 蒸桑拿 " 的天气往往让人感到酷暑难耐。

" 四大火炉 " 如何定义?

火炉是对夏季天气酷热城市的调侃式称呼。总体看来," 四大火炉城市 " 属于民间说法,且一般指代的是长江沿线。这些地方的热,不仅是温度上的高,更多的是湿度大带来的闷热。多年来," 四大火炉 " 有几个版本的城市组合。人教版教材则采用 " 武汉、南京、重庆、南昌 " 的组合,编入地理教科书。

2010 年,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 "@中国气象 " 发布新的 " 火炉 " 城市榜单,这个榜单是在研究了中国 1981 年到 2010 年这三十年的气象资料基础上推出的,评估标准主要是高温日数。结果显示,高温日数总数靠前的十个主要城市为:福州、重庆、杭州、海口、长沙、南昌、武汉、南宁、西安、广州。武汉、南京、南昌从传统的 " 四大火炉 " 榜单退出。

2017 年 7 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显示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 10 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是: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这次的榜单,考虑了更多的气象指数,包括炎热指数(一种主要考虑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状况综合影响的指数)、高温日数、连续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

2019 年三伏天结束后,气象网站推出一份榜单。当时,省会级大城市高温天排行榜中,武汉表现最为突出,以 29 天位列榜首,这意味着当地近 3/4 的时间被高温光顾;而南昌、杭州、长沙紧随其后,高温日数均超过 20 天。虽然南京没有排入前四名,但夜间火炉榜单上(最低气温 ≥28 ℃),南京顺利上榜前四名。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7 月 7 日) 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雷阵雨西南风 4 到 5 级 26~35 ℃

明天(7 月 8 日) 多云到阴,午后到上半夜有分散性雷阵雨西南风 4 级左右 27~36 ℃

后天(7 月 9 日) 多云到阴,午后到上半夜有分散性雷阵雨西南风 3 到 4 级 28~36 ℃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江苏 陕西 新疆 南通 湖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