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7-07
VR博物馆 | 手指一点,泛舟“运河之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淮安,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2500 年来,她始终是运河上的重要枢纽。

近日,淮安运河博物馆虚拟景区,

正式上线 " 中国大运河 " 平台 VR 博物馆栏目。

手指一点,就能泛舟清江浦,赏 " 运河之都 "。

600 多岁清江浦,见证 " 运河之都 "

淮安运河博物馆位于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是由清江浦楼、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陈潘二公祠、斗姥宫等组建的博物馆群。

淮安市大运河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牛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最繁华的运河水道。"

明初,来自湖广、江西、江南等地的粮食想要通过运河送到北京去,淮安是必经之地。

漕船需要在淮安通过 5 个坝口,才能驶入淮河。而每次过坝,都要把船上的所有货物都先卸下来,空船通过后再装回去。这么卸卸装装,不仅劳民伤财,船上的货物也特别容易受损。

到了永乐十三年(公元 1415 年),时任朝廷督运总兵官的陈瑄,带领民工疏浚北宋沙河故道,开凿清江浦河道。

从此,来往船只直达清江浦,既少了过坝的麻烦,同时也减少货物和船只的损耗。

据记载,明清两朝每年都有 400 万石左右漕粮,经过清江浦运送进京。" 清江浦开埠,成就了淮安这座运河之都。"

清江闸,普通船只过不得

陈瑄在疏浚清江浦时,还修筑了四处闸口。牛阳介绍,其中的清江闸,也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中。

今日清江闸

" 清江闸高 11.5 米,宽 7.3 米,已经有 600 多年的历史,也是京杭大运河上现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闸。" 牛阳说,古闸能保存这么久,与建造时的用料息息相关。

当时,选用的石料都是黑麻条石,在砌砖的时候,还用煮熟的糯米浆混合着石灰,填补在空隙处,以保证闸体坚固。

明清时期,清江闸不仅是通航闸口,当黄河水涨时,它还要担起防止河水倒灌进运河,淤塞航道的重任。

因此,闸门的开启和关闭都有严格的要求。" 今天,在闸的两侧,你还能看到各有两道凹槽,那就是几百年来放闸门留下的。"

老照片中的清江闸

什么船才能从清江闸过?牛阳说,按照清朝的规定,只有运粮漕船、贡品船或者是三品以上朝廷大员的官船,才能在规定的月份通过清江大闸;一般旅客,就只能绕路走前方的越河闸。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北上的船只,一般以石码头为终点。到石码头,人和货物都上岸,改雇车马走陆路运输,也就有了 " 南船北马,舍舟登陆 " 的说法。

清江浦楼匾额上,乾隆写了 " 错别字 "

" 平江伯陈瑄建清江大闸时,形成了一座中洲小岛。" 牛阳告诉记者,整个小岛占地 40 亩。现在,岛上建有清江浦楼,还有清江浦记忆馆、淮安名人馆、淮安戏曲馆等。

其中,高 23 米的清江浦楼,最为醒目。它是一座明三暗五的砖木结构楼,也是淮安的地标性建筑。

" 如果仔细看清江浦楼的牌匾,就会发现‘浦’字的写法非常特殊,右上角的一点,点到了横的下面。" 牛阳说,这个 " 错别字 " 背后还有个乾隆皇帝的小故事。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经过清江浦楼,感觉它兼具南北方建筑的特色,甚是喜欢。而对牌匾上 " 清江浦 " 三个字,他就不怎么满意了。

平生最爱题字的乾隆,兴致一起,便御笔亲题 " 清江浦 "。可不知什么原因,写到 " 浦 " 字最后一笔时,他手一抖,把点写到了横下面。

这尴尬时刻,有个官员马上拍起了马屁:" 皇上向下一点,寓意清江浦河的水位降低、水患减少,这是百姓们的福气啊!" 皇帝听了大悦,随即命人将这三个字裱挂起来。

从此,这个 " 错别字 " 也就沿用了下来。

在 线 游 运 河

想听更多淮安运河故事?

先看更美清江浦风景?

淮安运河博物馆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

现已上线 " 中国大运河 " 平台 VR 博物馆栏目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文颖

图 | 淮安运河博物馆提供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