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3 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我市分区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推动陇中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落实。
据了解,我市统筹考虑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区划为 3 个功能区,即东南部蓄水保土生态功能修复区(榆中县)、中部黄河干流两岸生态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西北部祁连山国家公园外围生态修复和生态效能提升区(永登县和红古区),衔接国家、省级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以及兰西城市群(兰州)生态建设工作方案,做到对地区进行统一、连片、整体、系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2022 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主要安排在黄河干流面山、湟水河、宛川河、庄浪河沿岸等重点生态区域,总建设规模 26.04 万亩,其中,黄河沿岸南北两山 2.2 万亩(全部为退化林修复);湟水河两岸 3.42 万亩(退化林修复 2.5 万亩,人工造乔木林 0.42 万亩、封山育林 0.5 万亩);宛川河沿岸 11.76 万亩(人工造乔木林 1 万亩、人工造灌木林 5.7 万亩,退化林修复 5.06 万亩);庄浪河两岸 8.66 万亩(人工造乔木林 7.18 万亩、退化林修复 1.3 万亩,封山育林 0.18 万亩)。项目建设周期为 3 年,其中建设期 1 年,管护期 2 年。为按期高质量完成该项目,我市已明确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作业设计审批权限,靠实相关建设单位责任,着力推进项目实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