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陶展 王菲)" 盐城是长三角 27 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7 月 13 日,在 " 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 " 盐城市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专场上,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农业大市,盐城始终把 " 三农 " 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扛起稳粮保供政治责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盐阜大地徐徐铺展。
△发布会现场
成绩!2021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 1311.6 亿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盐城农业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21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 1311.6 亿元,列全省第一位,成为长三角 27 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供战略,粮食产量连续 7 年稳定在 140 亿斤以上,2021 年粮食产量达 142.96 亿斤,占全省的 19.1%,可满足江苏约 69% 的人口粮食需求。盐城重要农产品保供贡献度全省最大,农产品长三角地区销售额达 359.2 亿元,对全国的贡献可以概括为 "11223",就是以占全国 0.6% 的耕地,生产出了约占全国 1%的粮食、1%的猪肉、2%的水产品、2%的蔬菜和 3%的蛋类。
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盐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有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1789 家,较 2012 年增加 325 家,其中国家级 9 家、省级 92 家,省级龙头数量全省最多,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迈上 3000 亿元台阶。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加快发展,经营收入年均保持 10% 以上增幅,2021 年销售额分别达 197.4 亿元、216 亿元。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覆盖,创成国安县 3 个,重点打造 " 盐之有味 "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东台西瓜、射阳大米、阜宁黑猪、响水西蓝花强势入选江苏省 " 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盐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全市 1968 个村(居)、867.67 万亩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151.51 万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宅基地有偿退出面积超 1 万亩。探索创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路径,联耕联种改革探索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推广," 小田变大田 " 改革做法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全市土地流转率达 63% 以上,较 2012 年提高 30 个百分点。
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盐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所有行政村完成综合整治任务,行政村垃圾整治达标率达 100%,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 100%,市域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县级以上文明镇、村占比分别达 77%、63.58%,建成 1 个全国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实践创新基地和 98 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农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和 " 一虾两鱼 " 高密度水产养殖场治理实现全覆盖,农药化肥实现全域减量施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连续四年全省第一,废旧农膜回收工作荣获四连 A。
△恒济镇恒东
展望!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下一步,盐城如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盐城将围绕新发展阶段 " 三农 " 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定位,统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重点,探索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 " 三大融合 " 盐城路径,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现代化样板区、农民现代化实践区 " 三化三区 " 建设,勇当沿海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聚力擦亮盐城农业名片,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打造 " 东部沿海大粮仓 ",扛稳农业大市责任担当,抓实种子、耕地与农机装备三大支撑,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 1480 万亩、总产量保持在 140 亿斤以上。打造 " 长三角名特优农产品供应商 ",培育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规模生猪、现代禽业等 6 条农业全产业链,推进优势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 " 长三角农旅休闲目的地 ",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建设 " 好看 " 乡村美景,打造 " 好玩 " 精品线路,做优 " 好吃 " 地标美食,丰富 " 好感 " 体验活动。
△九龙口镇收成新型农村社区
聚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乡村高水平建设。全市域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 " 三美一高 "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环节加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等六项任务,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等十大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新一轮乡村建设政策窗口期,加快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部分领域存在的突出短板。
聚合富民强村动能,推动乡村高效能治理。强化改革创新,聚焦农村承包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 " 三块地 " 改革,推进 " 小田并大田 " 等改革,提高农村人、地、钱等各类要素配置效率,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强化富民强村。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开展 " 万企兴万村 " 行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 2025 年集体年经营收入 50 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 50% 以上。高水平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率先把黄河故道片区打造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强化基层治理。突出抓好 " 软治理 " 机制创新,多角度探索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 "1+4+1" 乡村治理盐城路径。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王焱供图 编辑 沈路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