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泰市实验中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 "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这一时代要求,守正创新,融智集慧,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形成了 " 建融合学校,办幸福教育 " 的办学理念。学校先后被评为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 "" 泰安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 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
以文化彰显特色,用融合引领发展
实验中学是一所老校,人多、想法多、思路广,无论是干部队伍还是教师团队,都需要一个集中统一、团结一心的局面," 融合 " 理念应运而生。多年来,学校深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管理模式,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勇于践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学生喜欢的融合课堂,精心打造了融合文化浸润下的幸福教育。
以爱心构筑团队,用课堂凝聚发展
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堡垒。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形成了不断传承与创新的 " 融合课堂 "" 融智团队 "" 融育堡垒 "。
多年来,学校全面落实《新泰市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深入探索实践 " 融合课堂 " 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能,形成高效高能的融合课堂。不断推进 "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情为主流 " 的教学体验,形成了以 " 激发、探究、训练、拓展、融育 " 为主的教学形态,倡导 " 独立互助、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关注教师成长,形成青蓝相接的融智团队。通过 " 制度引领 "" 名师引领 "" 活动引领 " 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先后出台了《学校人才递进工程实施方案》《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学校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实施方案》等制度,全力保障青年教师培养。提出青年教师 " 三年成手、五年成才、七年挑大梁 " 成长规划,通过 " 引领课 "" 示范课 "" 汇报课 "" 推门听课 " 等形式促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目前,学校拥有县级以上优秀教师、名师、教学能手 240 余人,其中 120 余人次在泰安市级以上优质课评选中获奖,15 人次获省级以上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学校定位文化内涵,筑牢薪火相传的融育堡垒。用活动搭台、文化育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筑牢 " 雷锋精神 "" 一班一品 "" 传统文化 " 等融育堡垒,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育人文化。近年来,学校先后实践 " 文化引领成长、书写端正品行、阅读点亮人生 " 等传统文化专题活动,使传统文化教学逐步推进,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以课程沉淀底蕴,用社团创新发展
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学科建设。除传统文化课程外,根植核心素养,构建大课程体系,形成了 " 五大门类,二十四个小项 " 的社团课程。五大门类分别是音乐类、体育类、美术类、传统文化类、信息技术类,每个类别自成体系,不断发展。
学校精心打造的足球社团、篮球社团、排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田径社团、健美操社团、武术社团,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所热爱的空间里自由发挥,体验比赛与游戏的不同滋味,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无穷欢乐。其他社团也有声有色,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成长。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逐步完善了融创社团的构建。周三、周五的 " 融创课程 " 成为学生每周的必修课,通过 " 全员参与量身定做 "" 辅导教师倾心奉献 ", 拓宽了课程内涵与外延,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体验中提升,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空间,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培养兴趣的舞台,也帮助一大批学生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进入理想的学府。2016 级全国信息学奥赛二等奖菅文浩被中科大工科实验班录取,2017 级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杨嘉骐被中科大计算机英才班录取,2018 级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崔乐天被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李鸿泽 ,荣获 2017 年 " 登峰杯 " 全国中学生学术创新科技大赛数据挖掘全国决赛一等奖,2018 年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等奖,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 " 图灵班 " 学习。张文轩(现在高三 还没毕业)获 2020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
以服务筑牢管理,用人文共谋发展
落实服务理念,形成融理融规的管理构建。学校明确 " 管理即服务、管理即引领、管理即责任 " 的理念,在规范管理中,提出三大管理目标:规范制度管理,向制度要公平;规范分层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强化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依据制度做事,运用制度成事 " 已成常态,分管领导下的科室级部管理模式不断完善," 领导为教职工服务,科室为年级服务,年级为学生服务 " 的三大服务体系运行良好,学校正形成团结、奉献、融合、创新的工作局面。
以集团联动协作,用联盟扩优发展
强校扩优,建立完善基础教育协作机制,推进区域内集团化办学," 以强校带弱校 " 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形成了新甫中学集团化办学模式,主导了全市五大教学联盟学校的东部联盟机制。
集团化办学与 " 区域联盟机制 " 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管理互鉴、课堂互通、教研联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优势互补,互促共生,从而让薄弱学校得到快速提升,让新办学校站在高位起点,让优质学校实现更高品质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教育的公平优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 " 双减 " 驱动创新,用内涵深化发展
学校积极落实 " 双减 " 政策,在课堂教学教研、教师责任担当、作业高效管理、学生课后服务、家校联系沟通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学校探索构建基于 " 减负 " 与 " 提质 " 并举的教学教研机制。
【通讯员 徐辑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