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6 月 16 日以来短短 21 个交易日,江苏上市公司宝馨科技收 13 个涨停,区间涨幅高达 1.74 倍,仅次于创业板的科信技术,成为近期沪深两市的第二大牛股。而就在 6 月 23 日到 7 月 6 日,牛散屠文斌夫妇大举买入宝馨科技 2771 万股,强势举牌。7 月 12 日,公司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其核实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半年度业绩是否触碰应披露业绩预告的情形等。
身兼多个概念,牛散强势举牌
7 月 14 日,A 股光伏、储能板块继续活跃,而被视为板块龙头之一的江苏宝馨科技当天盘中一度收出近期的连续第 6 个涨停。尽管收盘涨幅有所回落,但从 6 月 16 日以来,其仍以 1.74 倍的区间涨幅高居两市第二,其间共收出 13 个涨停板。
在股吧和社交媒体上,宝馨科技身兼光伏、换电、智能电网、储能、机器人等多个热门概念。此前,5 月 27 日,宝馨科技曾公告称,拟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合同》,共同推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以该项目为基础大力发展新能源及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项目投资总额约 16.8 亿元,建设内容为 2GW 光伏电池及 2GW 光伏组件、新能源高端装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制造等。
当时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公司股价波澜。但到了 6 月 16 日,宝馨科技突然连收 3 个涨停,6 月 23 日开始又连收 4 个涨停。
而牛散屠文斌夫妇正是这时开始大举买入。7 月 7 日午间,宝馨科技披露公告,屠文斌与施玉庆夫妇从 6 月 23 日到 7 月 5 日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1358.86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 2.45%。7 月 6 日,屠文斌夫妇又买入 1412.14 万股,占总股本 2.55%。短短半个月时间,屠文斌夫妇合计增持 2771 万股,约占总股本的 5.0015%,达到举牌线。
屠文斌是 A 股较为活跃的牛散之一。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屠文斌出现在露笑科技和中国卫通股东榜上,为露笑科技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市值达到 6.15 亿元。
根据宝馨科技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屠文斌方面表示,本次增持系基于自身投资计划安排、对上市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从而进行的投资行为。其认为,宝馨科技提出的 " 新能源 + 智能制造 " 双轮驱动的战略方针与国家所提倡的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其重点布局的光伏、储能、充换电领域是新能源实现广泛普及的关键节点。" 基于宝馨科技在能源、制造领域的多年沉淀,加之近期正在同步推进的光伏异质结电池及组件、新能源重卡换电等项目将逐步完善其在‘光、储、充换’领域的战略布局,保障上市公司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因此,本人对宝馨科技的价值充分认可,坚定不移地看好和持有宝馨科技。"
屠文斌方面还表示,未来 12 个月内计划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公告显示,屠文斌与施玉庆这期间曾 12 次买入,4 次卖出宝馨科技,合计耗资约 2.03 亿元。而截至 7 月 14 日收盘,上述 2771 万股市值已经达到 3.81 亿元,屠氏夫妇已浮盈约 1.78 亿元。
扣非后业绩已连续两年亏损
宝馨科技 2010 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原本主营数控钣金结构件产品。2015 年,陈东、汪敏夫妇取代叶云宙夫妇成为宝馨科技实际控制人。但公司却在 2016 年收获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到了 2019 年后,陈东、汪敏夫妇资金链告急,寻求 " 卖壳 ",海南国资、盐城国资先后打算接手,但均未能成行。
△宝馨科技近年业绩 据同花顺 ifind
2020 年 11 月,陈东夫妇将公司 5% 的股权转让给江苏捷登,并将 18.24% 的股份表决权委托给后者行使,江苏捷登成为新的控股股东,马伟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随着新任大股东入主,公司管理层大 " 换血 ",并确定了 " 新能源产业综合服务商 " 的定位,开始布局新能源电动车换电、灵活性调峰、新能源配套装备集成和新能源项目运维服务。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些动作尚未给公司业绩带来实质改观。2020 年、2021 年公司扣非后分别亏损 3.95 亿元、3790 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仅盈利 557.8 万元。
随着公司股价短期暴涨,7 月 12 日,深交所向公司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确认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半年度业绩是否触碰应披露业绩预告的情形;还要求公司核查是否存在通过信息披露或投资者互动交流等方式迎合市场热点或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截至目前,宝馨科技尚未回复深交所关注函。而在最新的异动公告中,公司表示,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不过,公司提醒,5 月 27 日披露的投资项目投资金额较大,项目投资合同涉及诸多政策兑现,如公司未能完成协议承诺事项,存在解除协议等风险;项目投资金额及建设周期等,是基于当前的政策环境、市场行情、产品或技术所处阶段及发展趋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等做出的预估,未来存在因市场行情、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或不达预期而导致项目投资金额及周期发生变化的风险。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