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7-17
新闻发布会|十年间,“闪光的无锡”这么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开栏的话

时间,标注新时代的方位;

实践,刻录新征程的步履。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强市纵深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担负着 "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 三大光荣使命,无锡意气风发,向着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走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前列的目标迈进。

" 奋进新无锡 建功新时代 "。从 7 月起,无锡将连续举办五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变革,以昂扬之姿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且看首场: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2 至 2021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十年连上 7 个千亿台阶,2021 年突破 1.4 万亿元;人均 GDP 达到 18.74 万元,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达到 2 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 9 年江苏第一,入围 " 中国企业 500 强 " 等四张榜单企业数保持江苏第一 …… 一系列数据显示了十年来无锡经济发展与科技强市取得的显著成效。

7 月 16 日,无锡市举行 " 奋进新无锡 建功新时代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强市专场,深刻回顾、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

为营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浓厚氛围,加强全市各地各部门发展成就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的对外宣传发布,无锡市新闻办于 7 月起组织 " 奋进新无锡 建功新时代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计划共举办五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并同步开展专题集中采访活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蔡文煜在主持时介绍,本次经济发展和科技强市专场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的首场。

01

坚持经济高质量导向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这十年,瞄准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无锡城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曹文彬介绍,2021 年,无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1200.5 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 1100 亿美元,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产业链的重镇,无锡工业经济发展尤为显著,对经济发展起到了 " 压舱石 " 的作用。

" 十三五 " 期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 7.6%,高于 GDP 增速 1.1 个百分点,2021 年,全市规上工业总值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 33.4 万元,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41.6%;全市工业企业数突破 8 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 7003 家。

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无锡勇立潮头,全力抢占制高点。以江阴为显著代表,十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由 2535.38 亿元提高至 4580.33 亿元、年均增长 6.1%,地区生产总值连续 3 年突破 4000 亿元大关,市场主体数较 2012 年末增长了 71.4%。江阴市副市长陈涵杰介绍,2021 年,江阴荣获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 " 十九连冠 "、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五连冠 ",而与此同时,江阴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制造体系," 十年间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 4312 家、化工企业 344 家,单位 GDP 能耗下降约 35%,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区域特征、自身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02

科技创新、引才引智

推动产业发展作用凸显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建平介绍,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2012 年的 59.1% 升至 2021 年的 67.6%、自 2013 年起连续 9 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由 2012 年的 200 亿元升至 2021 年的 45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升至 3.21%;无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71 项、中国专利奖 75 项,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截至 2021 年底,全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培育企业分别达到 2981 家、1676 家和 144 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 10 家,位居全国前十、全省第二。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人才支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林茂松介绍,近年来,我市接连出台 " 太湖人才计划 "," 太湖人才计划 " 升级版 1.0/2.0,持续出台 " 锡引惠才 "12 条、优秀大学生 " 锡引 " 工程升级版 8 条、" 助企惠才 " 人才 10 条等政策,构建起了覆盖诺奖得主、中外院士,到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的全维度、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2020 年,在全省设区市层面率先给予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丁汉院士团队 1 亿元顶级支持,取得了良好示范效应。"

截至 2021 年底,全市创业人才企业达到 1322 家,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 66 家,全年销售收入 832.45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8.4 倍。目前,全市累计 14 家人才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其中科创板 5 家,A 股市值突破 7000 亿元,占全市上市企业 A 股市值 44% ,药明康德、卓胜微电子市值突破千亿元,领跑全市。

03

城市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三级调研员王荣明着重介绍了无锡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的相关举措。无锡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2021 年,无锡制造业领域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 8529.18 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39.9%,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加到 4608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49.2%。

" 以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无锡锚定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跨越。" 王荣明介绍。全市深入实施制造业 " 造补强延 " 链工程和 " 百企引航 "" 千企升级 " 行动,加速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拓宽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民生等场景应用,促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 2021 年规模超千亿产业集群达 10 个,物联网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在这一过程中,无锡紧紧围绕产业化,加速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做强功能承载。以滨湖区为例,近十年加速构建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创新主体,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涌现了 " 神威 • 太湖之光 " 超级计算机、" 蛟龙号 "" 奋斗者号 " 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滨湖区副区长郑天羽介绍,全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 17 项,省级科技进步奖 41 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75.52%,保持全市第一。" 到 2025 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 1000 家。"

04

高质量一体化加快融合 " 破圈 "

无锡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城乡协调融合进程明显加快。曹文彬表示," 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无锡行动方案深入实施,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在锡成功举办,无锡还积极主导和推动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建设。" 他说。

市域一体化的全面提速,为城市发展扩容增效。锡澄锡宜两个协同发展区落地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锡澄轨道交通 S1 线、宜马快速通道启动建设," 一体两翼两区 " 市域空间格局逐步展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深化,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乡村示范点建成。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下一步,无锡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 "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 光荣使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切实跑好现代化建设 " 接力赛 ",坚持 " 一张蓝图绘到底 ",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来源:无锡博报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标签

新闻发布会 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 gdp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