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汕头 2022-07-17
【和美汕头】为民创建擦亮幸福底色 汕头坚持以民生为导向以问题为靶向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获评 " 中国美丽城市 " 城市典范,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质升级;修缮一新的人民体育场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健身打卡的好去处;家住澄海区八角楼小区的居民们忙着收拾东西,这个建成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老旧小区将启动改造,居民们将于年底见到 " 旧貌换新颜 " 的家;龙湖区周厝塭综合市场里,工作人员正把获得本月文明经营户的六名商户信息贴上红榜 ……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民生为导向,以问题为靶向,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下大力气治理城市沉疴顽疾,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明的 " 触角 " 从城区延伸至乡村,城乡各地 " 硬件 "" 软件 " 不断提升。为民、利民、靠民,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追求。一项项文明创建举措的落实落地,正孕育并滋养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彰显以人为本 为群众幸福 " 买单 "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全市上下树牢 " 一盘棋 " 思想,哪里困扰群众就向那里出手,哪里群众体验不好就向那里出招,让市民在文明创建中获得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春节期间,市区华侨公园在闭园三年后又重新开放迎客,住在海滨花园的居民只需要步行五分钟,就可到达华侨公园、时代广场、开放广场等地,享受 " 开门见绿 " 的惬意。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多措并举推进城市绿化建设,2020 年公园绿地增加 166.82 公顷,2021 年又增加了 69.09 公顷。今年我市还提出了 "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 " 的目标,充分规划和利用绿地、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推进一批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建设,力争以微改造和少投入,取得大变化和大成效。与此同时,制定《汕头市口袋公园建设三年工作方案》,计划新建 150 个口袋公园,打造 " 十五分钟生活圈 ",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休闲活动场所,为民办实事好事。

" 家门口 " 的改变令人开颜," 家里面 " 的改造更是牵动人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2020 年度,金平区 19 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竣工,雨污分流、三线归整、道路平整 …… 经过改造,居民们多年的困扰被一一解决。今年,我市计划改造的 182 个老旧小区在 5 月底也已全部开工建设,呈现全市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近日,占地面积 2770 平方米的濠江区新马滘综合市场开门迎客,周边 5 个社区的居民告别了以前 " 脏乱差 " 的老市场,拎上了令人放心的 " 菜篮子 "。农贸市场是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发生变化最大的地方之一,农贸市场卫生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不管是汕头的市区还是城乡结合部、农村,都能看到超市化的农贸市场。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农贸市场 260 个,完成升级改造 256 个,占比 98.5%,位居全省前列。

贴近群众需求 深化文明实践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面向农村基层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依托全市 1426 个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科普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 4510 场,参与群众约 35 万人次,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 " 最后一公里 ",引导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每周日,金平区金东街道百合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总会迎来一群熟悉的身影——汕头大学曙光助学大队,他们来到实践站开展社区义教辅导志愿项目,为辖区内贫困中小学生、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期开展义教辅导活动,为孩子们提供 " 一对一 " 课业辅导;鮀江街道港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汕头大学志愿者,每月开展 " 红色经典读书会 " 活动,每周开展艺术类第二课堂,定期开展农村未成年人道德培育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贴近群众需求,通过 " 月月有精品 " 系列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的文明实践活动。

市民群众的需求到哪里,文明实践的内容就拓展到那里。暑期开始," 神兽 " 们 " 离笼归山 ",尽情享受悠长的假期,因此,暑期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全市各地各部门联动开展暑期青少年安全教育活动,让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活动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社区(村居),做到校内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期与假期的无缝对接,形成强大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声势,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学生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围。

6 月中旬,潮阳区启动 " 竹仔鱼 " 暑期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在文光凤肚水库等 20 处溺水重点区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配备 30 名专职防溺水安全员,开展防溺水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在 59 处重点河流开展巡河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实现暑期青少年学生溺水 " 零事故 "。正值期末,市文明办因地制宜,联合多部门在市大华路第二小学举办 2022 年廻澜书院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之 " 大手拉小手 防汛防溺不松手 " 汕头市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现场急救演示、歌谣表演、知识宣讲等方式向师生、家长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游泳技能,筑牢安全防线。

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就像是一个 " 传声筒 "、一个 " 小课堂 ",它们遍布汕头城乡各地,依托各自资源,找准区域特色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生动精彩的理论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以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群众随时汲取知识、学习技能、丰富生活 ……

" 面子 "" 里子 " 并进 赋能乡村振兴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生活在农村的村民都能深切感受到农村人居环境发生的极大改变,一个个 " 高颜值 " 的村居如雨后春笋般 " 冒 " 了出来,一批文明村、文明镇在创建乡村文明的推动下成为品牌示范。

踏着轻柔的草地,伴着清凉海风,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潮语歌曲在美丽的内海湾妈屿岛响起。说起 6 月 24 日晚的 " 向海而歌市民音乐会 ",家住妈屿的村民们仍陶醉其中。从违章搭建到绿林花海,妈屿社区的蜕变过程便是创建文明城市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的真实缩影。

2017 年起,我市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常态化开展 " 三清三拆三整治 ",解决原有的 " 脏乱差 " 问题。同时,从群众急需入手,在农村地区开展 " 清垃圾、治污水、修村道、改厕所 " 等民生实事,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短板,目前,全市累计清理垃圾杂物乱堆乱放 155 万处;85% 的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 99% 以上,累计建成 1932 座农村公厕。此外,以 " 四小园 " 建设为抓手,利用 " 三清三拆三整治 " 清理出的空闲地,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 " 四小园 " 生态板块,形成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农村特色景观。目前,我市所辖 1156 个自然村,基本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半数以上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像东华村、妈屿岛、十一合村等一批潮汕特色突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已成为疫情之下市民群众假期游玩的不二之选。

推动乡村振兴,既要 " 面子 ",也要 " 里子 "。一直以来,我市将文明村镇创建作为乡村振兴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 45.9%,当下,6 个市级文明创建提升示范村、每区 2 个区级文明创建提升示范村正在加快打造。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在市文明办的主导下,一位位志愿者走村入户,一场场主题宣讲接连举行,今年上半年,近 200 场移风易俗活动将文明生活风尚带向全市各乡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老旧小区改造 脏乱差 微改造 幸福指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