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 梭戛故事 " 摄影分享会暨作品捐赠仪式在贵州博物馆举行,著名摄影师、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研室主任杨安迪将千余张梭戛系列摄影作品,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今年 4 月 20 日,《梭戛故事——一个村庄的影像史》杨安迪纪实摄影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展出。在 3 个月的展期中,杨安迪用长达 26 年拍摄的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箐苗社区 150 多张精选影像作品,展示了箐苗社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变迁和发展,以小故事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主题,以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呈现在新时代背景下贵州民族村寨崭新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观展。
" 让外界看到贵州的文化魅力,发掘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价值,进而在未来的变革中,引起社会关注,让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护,这是最为关键的。" 在摄影分享会上,杨安迪道出一直把镜头对准梭戛的初心。而今天把影像捐献给贵博,他直言这是摄影人的社会责任。" 今天的现实就是以后的历史,摄影人关注、记录社会现实,不论摄影如何转换,最终都要服务社会,这是纪实摄影最根本的目的。" 杨安迪说,留下来、传出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才能发挥纪实摄影的最大价值。他表示,未来再用 10 年或 20 年继续拍摄梭戛。
" 这是贵博 2022 年首个与社会策展人联合推出的展览,也是贵博首次对民族影像志,进行系统化展示及征集。" 谈及梭戛系列影像作品入藏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认为,摄影师用 26 年记录正在变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场景,保留了濒临消失的历史瞬间和人文记忆,这些 " 可视化 " 的历史,成为人类 " 记忆的镜子 ",博物馆以收藏展示的方式,为乡村留下一部影像史,这既是 " 文化救险 " 的一种方式,也是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据了解,《梭戛故事——一个村庄的影像史》杨安迪纪实摄影展 7 月 20 日结束,7 月 27 日将作为贵州省博物馆交换展,亮相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