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7-20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记“贵州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王万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走进乌当区下坝镇谷金村,只见山上果林密布,田间大棚成行,屋舍整洁,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停着私家车,显现出一派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气象。而在几年前,谷金村还是一个传统山村,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为生,因水源匮乏,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过去贫困落后的谷金村数年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离不开谷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万玉的付出。

2017 年,外嫁他乡的王万玉回到谷金村,当选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曾在外地开阔过眼界的她,决心利用谷金村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通过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改变谷金村的面貌。

" 谷金村拥有良好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是没问题的。但谷金村历来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农业技术、产业收益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 王万玉说,为改变这一局面,她主导创办村集体合作社,以 " 支部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动员村民加入,发展大棚蔬果种植。

" 我们村‘两委’带头,流转了 300 亩土地办起了村集体蔬菜种植公司,建起了 62 个蔬菜大棚,乡亲们都积极参与发展蔬果种植,被流转土地的村民入股,其他村民进蔬菜大棚务工,通过这种新模式带动了全村贫困户 29 户 73 人增收,到现在实现人均增收 7000 多元。" 王万玉说。

除了发展大棚蔬果种植以外,王万玉还发动村民们种植了 400 亩黄金梨、250 亩猕猴桃、500 多亩黄桃,几年来,通过水果种植为村民增收 90 多万元。

" 谷金村想发展,只发展种植业还不行。2018 年,我想到了谷金村早就小有名气的本土特色美食‘卡堡豆腐’,是我们村家家户户的‘拿手好菜’,但多年来由于产量低、交通不便,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王万玉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2018 年,王万玉注资创办了贵阳乌当万合晶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个人名义向贵州乌当农商银行下坝分行贷款 30 万元,组织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修建豆腐加工作坊。

"2018 年 4 月,我们引进了村里的第一套现代化豆腐加工设备。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两委’和村民建起通组路 11 公里、串户路 5 公里,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助推了‘卡堡豆腐’的市场推广。近两年,‘卡堡豆腐’的产量和知名度都有提高,村民收入也增加了。" 王万玉说。多年来,为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王万玉还积极申请帮扶资金,搭建绿色产业链,扩展该村集体合作社项目。

谷金村是下坝镇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具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留存着苗族花棍舞、印苗刺绣、民族风味小吃以及竹编工艺等非物质文化。

为打响谷金村的 " 文化名片 ",多年来,王万玉还致力于组建苗族花棍舞表演队,筹办苗寨民族文化节,发展刺绣、竹编等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和乡村观光采摘旅游业,促进当地的农文商旅融合发展,让谷金村彻底走出发展落后的困境,实现华丽蜕变。

" 近来,为了让文明新风尚传进家家户户,我们谷金村还根据农村‘治风’的内容编写了苗歌,以接地气的方式将文明新风传递给苗族群众。" 王万玉说。

2018 年,王万玉荣获 " 全市扶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 " 和 " 全区扶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 " 称号;2022 年 2 月,王万玉入选 " 贵州好人榜 " 敬业奉献好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子月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州 基础设施 产业链 农商银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