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琼德《岜沙系列》作品之一

观众认真观展
" 溪山翰迹 · 纸上生——曹琼德绘画作品公益展 " 于 6 月 30 日至 7 月 31 日在贵阳孔学堂艺文馆展出。现场展出近 180 件作品,主要包括岜沙系列、动物系列、甲骨文系列、屯堡系列、城市镜像系列以及部分手稿和素描等。参展作品以版画为主,涵盖多种艺术形式,创作时间跨度 40 年,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观展。
7 月 16 日,曹琼德作品展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艺文馆举行,戴明贤、余未人、哑默、顾朴光等众多嘉宾莅临。
著名画家曹琼德先生说," 这是我在贵阳最重要的展览,选择不同时期最满意的作品展出,也是对自己 40 年艺术经历的回顾。"
■ 40 年艺术印记 " 生 " 趣存于纸上
" 溪山翰迹 · 纸上生——曹琼德绘画作品公益展 " 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版画专业委员会(版画院)、贵州版画学会等承办。
主办方称,画展命名 " 纸上生 ",源自宋人陆文圭题画诗:" 物物具天机,缘何纸上生。" 意为画家的生命存在于纸上,构思妥当,落笔着色,呈现于世人面前,这纸上的绘画也有了自己的生命;纸上的 " 生 ",可以是生命,也可以是生机、生趣、生活,乃至于是画家的人生。
画展集中了曹琼德几个创作阶段的重要作品,最早的作品是创作于 1982 年的《路》《老城》《故乡的桥》等。曹琼德说,这是当年在贵阳老城内写生创作的,留有历史的印记;1988 年创作的《岜沙系列》是他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观众最关注的作品,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 贵州美术现象 " 的一个重要部分,多幅《苗族禾晾》记录延续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苗寨文化遗产。
《甲骨文系列》,画面上呈现的甲骨文时隐时现,这是曹琼德呼吁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的作品。他说,作品的源头是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种碰撞。将牛、马放置在高楼大厦、飞机等城市背景下,线条充满了生命体的张力与动态感,这是关于城市的寓言,命名为《城市镜像系列》。《城市镜像系列》是曹琼德自《岜沙系列》后的又一次突破,是自己对城市温馨感缺失的一种内心表达。他表示,贵州文化很打动人,要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继续挖掘,把这两个系列继续做下去。
作为人物画,《民间肖像系列》是曹琼德对本人作品类别的一次补充,旨在展示给观众更加丰富的世界面貌。
■ " 事事讲究 " 的画家 在艺术圈引起共鸣
7 月 16 日,曹琼德作品展研讨会举行,多位嘉宾踊跃表达着对画家艺术风格的探讨。
著名作家、书法家戴明贤是曹琼德曾经的同事和邻居,见证了这位本土艺术家的成长全过程。" 我很喜欢小曹的画,有着独特的‘工笔大写意’艺术语言,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画家。" 戴明贤说,自己曾经随团出访奥地利,特意带了贵阳市文联所编的书画作品《对山集》,当地艺术家对曹琼德的绘画情有独钟。" 他一直都处于探索中,作品呈现了多种面貌,又达到了新的境界 "。
在著名文化学者余未人看来,曹琼德的画中有很多哲思的东西。" 这个展览之所以被这么多人喜欢,就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她说。
以曹琼德的作品《甲骨文》为例,著名诗人哑默说,该作品体现的不仅是曹琼德绘画的技艺和思想,更有画家的性情、修养和生活态度,以及中国绘画的传统与当代走向。
作为曹琼德的小学同学,在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看来,曹琼德的作品表现贵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但视野是国际性的,其作品的丰富性与寓意性,总给人许多丰富的联想。
" 事事讲究,事事追求完美,这就是曹琼德。" 在画展开幕式上,原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谌宏微在探讨曹琼德对艺术的专注与严苛,所用的 " 讲究 " 一词,一时在艺术圈引起共鸣。
专门从北京赶来的电影《盲井》导演李杨,也是研讨会的特殊嘉宾之一。他说,曹琼德看起来温和、宽厚、大度,但作品里却让人看到了激情澎湃的力量,更难得的是,他敢于否定自己,不断用新的形式突破和表达自己。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红旗、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刘兆丰、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以及学者王良范、张建建等嘉宾纷纷表示,曹琼德的作品既是地方性的,同时也是超地方性的,为贵州有这样优秀的艺术家而骄傲。
■ 对于贵州美术发展 他一直是推动者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王建山是一位全国著名版画家。在画展开幕式上,王建山透露,他负责编写的《百年贵州版画》即将出版,曹琼德担任了该书的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建山简单回顾了贵州版画百年历史。上世纪二十、三十、四十年代,在中国版画发展中有着不少贵州艺术家的身影,那是贵州版画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三阶段是以董克俊等艺术大家为代表的改革开放时期,第四阶段则来到多元的新世纪。" 在第三、第四阶段,曹琼德都是贵州版画的重要力量。" 王建山说,在编写此书时发现,贵州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学院几乎都设有版画专业,全国的美术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贵州版画界人才辈出,版画创作方兴未艾,可见贵州已然跻身全国版画大省之列。
作为艺术史家,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顾朴光格外关注曹琼德对贵州美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说,从改革开放后的 " 贵阳五青年画展 ",到后面的许多重要展览,曹琼德都是参与者之一。《新中国美术 60 年》收录的贵州版画作品,除了董克俊与蒲国昌两位老先生的,另一件就是曹琼德的《中国荷花》。" 他一直坚持不懈,因此成为当代贵州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顾朴光说。
谌宏微同样认为,曹琼德不仅推动了贵州版画的发展,对贵州美术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青年报》编辑记者、作家、文学评论家罗强烈,曾撰写、出版美术史论专著《贵州现象启示录》。他说,这是第一次观看曹琼德各个时期和各种类型的作品,他为贵州乃至全国,在绘画语言、绘画艺术上的贡献非常大。

个人名片
曹琼德,1955 年生于贵阳,籍贯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促会版画院副院长,贵州版画学会会长,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贵阳市美术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管专家,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贵州文史馆馆员,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学术委员,贵州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
作者 刘辉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