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2-07-21
肥城:盘活闲置资源 “小豆粒”做成大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肥城高新区王西村围绕培育特色农产品牌,探索村企合作发展模式,在做精做优王西水塔豆腐皮特色产业上下功夫,走品牌路线,向品牌要效益,形成了产业振兴的 " 王西模式 "。

走进高新区王西村豆制品厂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煮浆、放浆、点卤 …… 车间门口,一筐筐带着热气、飘着浓郁甜香味的豆腐皮 " 整装待发 ",让人食欲大振。这就是王西村的特色产业 " 王西水塔豆腐皮 "。

" 我们王西水塔豆腐皮原来是一个家庭小作坊,有多年的加工生产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村集体的指导下,近年来,在原有手工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外地同行的豆制品加工经验做法,改进加工工艺,开始小规模生产,结合现代化生产设备,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我们现在每天可以加工 1000 斤大豆,生产豆腐皮 1200 斤,每天产值 14000 元左右,年收入 500 万元左右。" 豆制品加工厂经理介绍道。

" 王西水塔豆腐皮 " 远近闻名,但在以前,生产车间规模小、产品花样少,受产量影响,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对此,村党委充分发挥统揽作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破解土地指标、规划等方面的难题,将原来的 " 小作坊 " 建成现代化大车间,提高市场承接力。同时,按照村企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原则。村企达成合作协议,村集体以 " 品牌 " 和 " 厂房 " 入股,通过分红增加收入,改变了原来的传统增收模式。

据高新区王西村副书记陈孝柱介绍,标准化豆制品加工车间达产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 80 万元,带动村劳动力就业 70 余人。

项目建成后,将引进高端设备,进行产品深加工,研发生产豆腐皮、豆腐丝、豆腐干、内酯豆腐、豆浆等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将 " 小豆粒 " 做成大市场。

村里有了企业,村民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目前企业带动当地 20 余人就业。 肥城高新区王西村村民王海霞说:" 我在我村儿里豆腐皮加工厂工作了十多年了,以前没有固定的收入,自从我进了厂,一个月能开 3000 来块钱,家在附近也能照顾孩子,也能上班挣钱,工作挺好,我现在心里可踏实了。"

近年来,王西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通过 " 流转土地 " 发展一产、" 招商引资 " 推进二产、" 房东经济 " 带动三产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资本运营,让资源效益最大化,实现了三产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我们王西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常年突破一千万,作为一个经济强村,在壮大集体经济上仍然一直在探索创新,接下来将通过引入工商资本、支部领办企业、村企合作培育特色品牌等先进增收模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王西模式’ "。肥城高新区王西村党支部书记罗朝田说。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通讯员 纪宗玉 孙梦涵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聂艳艳】

相关标签

肥城 就业 房东 乡村振兴 招商引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