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是他们延续生命的必由之路,疫情之下,他们的安危牵动人心。为了连通这条 " 生命线 ",甘肃省人民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可谓费尽心力。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进院患者须提供 24 小时核酸阴性检测证明,为了不耽误时间,医院专门为常规门诊透析患者开辟了核酸采集点,在非透析日,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向患者发布来医院采集核酸的时间,保证每位患者能及时完成 24 小时核酸检测。
团结协作疏通患者 " 生命线 "
在疫情下做好透析患者等特殊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轮疫情爆发后,医院各相关处室加班加点、协调统筹安排,针对透析患者开辟就医 " 绿色通道 ",同时还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在预检分诊处点对点接送患者,按照定点定路线对接患者、采集患者核酸,尽全力服务好每一位患者,不让透析患者的 " 生命线 " 因疫情而阻断。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所有透析患者的治疗未因疫情而掉队,病情未因疫情而受到影响,他们安心的笑容、感谢的话语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鼓励、最高的奖赏。白衣天使纵然湿透衣衫、满脸压痕,但却愈发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全力以赴勇做抗疫 " 逆行者 "
在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除了部分医生和护士外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外,其余 22 名医护人员全员驻守科室,为每一位血透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为了满足病友们的需求,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不断闯关处理各种突发透析通路事件、连续床旁超滤,半夜或凌晨紧急加班透析更是家常便饭。一通接一通的电话,他们急患者之所急;看着步履蹒跚的高龄病患独自往来的身影,他们努力抵抗值班时的疲惫也要搀扶一程;只因患者一句 " 好冷 ",他们没有丝毫怨言 " 预热 " 置换液 …… 小伙子的汗水浸湿了衣服,姑娘们的纤肢练成了铁臂,长时间、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是多重考验,团队成员们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没有一刻放松和停歇,为患者的康复尽心竭力。
此次疫情来势凶猛,涉及面广,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已为透析患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达近千人次。
" 隔空把脉 " 答疑解惑安患心
疫情期间道路管控、交通不便,以及医院血液净化室由于人流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成为高风险场所,都为血液透析病人增加了就医难度。
腹膜透析作为居家透析模式,疗效与血液透析相当,患者及家属无需往返医院奔波,在疫情期间彰显了巨大优势。因此,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 " 对肾脏内科医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 " 中建议,对 " 新进入 " 的透析患者,如无腹透禁忌症,应首选腹膜透析。
为此,肾内科迅速调整工作方式,在持续做好科室正常血液透析患者诊疗工作的同时,腹透专职医护一直坚守岗位,时刻与居家腹透患者以电话、微信保持 24 小时联系,他们 " 隔空把脉 ",根据病情为患者调整腹膜透析处方,及时处理问题,最大限度保障腹透患者的治疗不中断。同时通过微信群向他们推送疫情防控及健康科普知识,进行 " 远程关怀 ",使患者安心居家透析。
" 您好祁护士!小区临时管控出不去门,我的腹透液快用完了,请问从哪里能开到腹透液?"" 李护士您好,家里的腹透液和碘伏帽都没有了,也叫不到快递。病人十分焦虑,血压都升高了。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一个个难题,科室迅速向领导汇报,并与药剂科、供应商多方协调,将这些必需品送到患者家里,微信群里致谢的话语堆满屏幕,疫情的阴霾之下,取名为 " 阳光家园 " 的医患沟通微信群里洒满阳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图片由甘肃省人民医院提供)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