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7 月 24 日 14 时 22 分 22 秒,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25 日凌晨,问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 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 " 陈冬、刘洋、蔡旭哲也将迎来他们的新家。
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是如何对接的?航天员们需要做些什么?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
问天升空 13 小时后,轴向对接
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 23 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庞之浩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问天实验舱升空后 13 小时,就会和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 也就是说,25 日凌晨,问天实验舱就要和中国空间站快速交会对接。"
据了解,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的快速交会对接,都是在升空后六七个小时。这一次,问天实验舱的质量较大,在调整轨道和姿态时,燃料消耗要多一点。为了节省燃料,就让它在天上多转几圈再进行对接。不过,相比过去天宫二号进入预定轨道需要绕飞两天,13 个小时也算快速交会对接了。
交会对接是一项高精尖的技术活。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的对接,采用的是 " 轴向对接 " 模式。也就是从正前方或者正后方,沿着目标航天器中轴线的方向跟它对接。在对接前,飞船跟空间站飞行的轨道完全重合,二者的质心(重心)也在同一轴线上。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以及以前多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时,大多采用这种对接模式。
" 对接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首先,问天实验舱太阳能板展开的时候,上下距离偏差不能太大。" 庞之浩说,单个太阳翼长 23 米。由于是柔性太阳翼,为了减少晃动,交会对接前,先展开 6.5 米,等交会对接完成后,再把剩下的展开。即使展开 6.5 米,对接时还会产生一定的晃动,所以,设计师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控制问天舱不产生晃动,与核心舱能精确地交会对接。另外,可控阻尼的交会对接,既要有一定撞接力,但同时也不能太大,否则会有一定的影响。
庞之浩说,交会对接后,预计今年 9 月再转位,旋转 90 度,与核心舱形成 " 一 " 字形。
据了解," 梦天 " 实验舱后期按照节点发射后,也将如法炮制,先与核心舱轴向对接,再转位 90 度,与核心舱、" 问天 " 实验舱共同构成一个 t 字形。届时,中国空间站也就基本建成了。
" 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 " 将迎来新家
完成 5 次交会对接、3 次分离撤离、2 次转位任务,同时还要首次进驻问天、梦天实验舱,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及大小机械臂测试 ……" 神舟十四号 " 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堪称 " 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 "。
问天实验舱的发射,是 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3 名航天员也满怀期待迎接自己的新家,他们在轨收看了问天实验舱发射的全过程。
△央视新闻截屏
对于问天实验舱的到来,陈冬说:" 热烈欢迎问天舱从我们日思夜想的祖国向我们奔赴而来。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观看发射任务,在浩瀚宇宙迎接空间站另一个舱段的到来。我们亲眼见证空间站的逐渐壮大,亲身参与空间站的建设工作,我们深感荣幸和自豪。家与家联通,太空家园展新颜;天与地齐心,航天任务谱新篇。我们会继续努力!"
那么,问天实验舱交会对接时,3 位航天员需要做什么?庞之浩说,问天实验舱,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迎接航天器的来访。为了能顺利交会对接,3 位航天员肯定要做一些相关准备。" 如果交会对接时出现问题,他们可以进行遥操作,确保交会对接的顺利进行。"
现代快报 + 记者 阿里亚 储希豪 胡玉梅
(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