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用李商隐《锦瑟》这句诗,去追忆美好时光,会情深意长。在新快 Plus 艺术荟成立一周年之际,新快 Plus 艺术荟推出 " 名家巡礼 " 系列报道——十全十美 · 盛装归来。它既是梦想,又是现实,艺术就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完成好作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新快 Plus 艺术荟成员马健忠在绘画领域有新作为。近日,马健忠筹备三年的师生写生展在荔湾区文化馆开幕。在新快 Plus 艺术荟成立一周年之际,马健忠作为成员之一,不断取得新成绩,艺术造诣迈上新台阶。新快 Plus 艺术荟与成员们共同成长,在艺术领域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此次展览从 2022 年 7 月 10 日开始到 8 月 10 日结束,由荔湾区文化馆主办,西关画院、广州市国画协会承办,云仙书画院协办。
新快报记者来到荔湾区文化馆 4 楼,看到马健忠的画展正在举行,展览厅展出了马健忠与他的五个学生的作品。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筹备了三年多的时间,马建忠与他的学生李振山、李碧珍、冯民活、冯国基、吕耀基曾到东北大兴安林海、江西景德镇、安徽黄山、湖南省、海南省等地采风写生,创作一幅幅优秀的作品参与此次展览。
马健忠和学生合照。
展厅里的一幅《粤剧艺术博物馆》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据马健忠介绍,粤剧艺术博物馆这幅画长 2 米,宽 2 米。马健忠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对广州西关文化有浓厚的感情。他想通过创作《粤剧艺术博物馆》,弘扬广州西关文化。在创作的过程中,马健忠多次到访粤剧艺术博物馆写生,在不同角度观察粤剧艺术博物馆的样貌,通过写实和他的艺术想象,最终创作出《粤剧艺术博物馆》。
马健忠与他的《粤剧艺术博物馆》。
吸引人眼球还有马健忠创作的《胡杨林》。《胡杨林》长 7 米,宽 1.4 米,师生三人历时半年时间完成。马健忠表示,画胡杨林是因为有过到新疆写生的经验,他亲自到新疆的戈壁滩,目睹千年不朽的胡杨木,画《胡杨林》也是出于对胡杨木精神的敬佩。胡杨木生长一千年,死去一千年不腐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胡杨林》。
在展厅里,还有一幅占据了两面墙壁的画作令记者感到震撼。这幅画名叫《赣皖印象》,长 15 米,宽 1 米,由马健忠与他的学生共同创作完成。马健忠和他的学生到江西和安徽等地采风,当地特色的徽派建筑深深吸引了他们。采风回来后,他们共同构思创作《赣皖印象》,六人根据不同地点的建筑、风景,通过艺术加工,将不同地点的风景链接在一起,画在一张 15 米长的画卷上。前后花费了 1 年时间完成。
《赣皖印象》局部图。
对话
新快报:过去一年,您在新快 Plus 艺术荟有什么收获?
马健忠:首先非常感谢该平台对我的宣传,由于加入新快 Plus 艺术荟,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和对绘画感兴趣的读者对我的关注。通过艺术荟这个平台,我与读者们的联系更紧密了,大家相互讨论促进了我的灵感,也使我的绘画技巧得到了提高。我觉得自己对绘画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创作更有激情,而艺术荟这个平台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
新快报:新快 Plus 艺术荟成立一周年,您有什么话想说?
马健忠:我加入艺术荟也有一周年,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我认识了许多同道中人,他们带给我或多或少新的认知,理念,技巧等。同时,通过该平台我的画作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认可,这使我非常感激艺术荟。值此之际,我祝愿艺术荟越办越好,将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入驻,成为更知名的平台,欣欣向荣,长盛不衰。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超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