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阐述视觉发育及功能,归纳校园近视筛查重点,解读国家近视防控政策 ……7 月 23 日,由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联合主办的 Vision China 2022" 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名师讲堂 " 成功举办。当天,于国内率先成立的 " 爱尔眼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博士宣讲团 "(以下简称 " 博士宣讲团 ")正式对外发布。

本届名师讲堂中,五位眼视光专家围绕 " 家庭、校园、医院、行政机构、学生 " 五个维度,通过结合相关案例,用深入浅出的话语,为全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干货满满的近视防控科普 " 云盛宴 "。
" 孩子刚出生时,看东西很困难。" 现场,湖南省视光学会委员、爱尔眼科小儿眼科学组秘书武浩然博士介绍了近视眼原理及视觉功能,生动描述了儿童视觉发育的整个过程。" 出生第一天的婴儿,只能看清 20 厘米内的物体;出生 2-3 个月后,孩子的双眼能追视移动的小物体 …… 孩子 6 岁大时,视觉发育程度已接近成年人,通常有 0.8 的视力。"
作为孩子的近视防控 " 守门人 ",家长应如何预防孩子近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觉康复与低视力专科主治医师林娜博士着重提到 " 一尺一拳一寸 " 和 "20-20-20" 原则。" 孩子在读写时,应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约为一尺(33cm)、胸前与课桌距离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为一寸(3cm);同时,眼睛每看近 20 分钟应视远 20 英尺(6m),且至少达到 20 秒以上。"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主阵地之一。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爱尔眼科视光学组秘书温龙波博士提醒家长,不要等到孩子近视了再去医院,从 3 岁起,每年要定期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检测,帮孩子建立眼健康发育档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针对医护人员群体,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大视光科副主任张晓晓博士重点介绍了行为干预、光学干预、药物干预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作为眼科医生,我们需要针对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延缓近视发展。"
" 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健康战略的重要一环。" 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计划全球专家组成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教授表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不同行政机构的任务分工,还对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乃至学生自身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且呈现低龄化、重度化的发展趋势。预防近视已刻不容缓。
然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并非某一个人的 " 战场 ",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为此,爱尔眼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早前,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在国内率先牵头组建了 " 博士宣讲团 ",并在 6 月 6 日 " 爱眼日 " 这天发出 "3 岁开始建档案,1 年 2 检防近视 " 的响亮倡议。
杨智宽介绍,目前," 博士宣讲团 " 的首批成员共有 22 名。所有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遴选,从事小儿视光专业且具有相当研究功底的博士。"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如果我们能更早地让更多家长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电子屏上网课,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度数增长。我们希望,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教,让全社会都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近视防控工作,真正降低近视发病率。"
" 如今,国内有很多近视防控宣讲团,但‘博士宣讲团’,目前还是第一个。"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瞿佳教授称。
据了解,在过去两个多月里," 博士宣讲团 " 充分利用场地和资源,开展了 1300 余场线上线下科普宣教活动,覆盖人数超 650 万人次;举办了 130 余场丰富多彩的眼健康教育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切实增强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其间,还为近千万名中小学生提供眼健康筛查服务,通过多项眼部检查,同步建立眼健康档案,持续跟踪、干预其眼健康状况。
" ‘博士宣讲团’成立后,我们会充分运用前沿技术、聚集专业人才,让博士们走进全国各地的校园、社区、企业,把近视防控知识讲给学生听、讲给家长听、讲给全社会听。" 杨智宽进一步解释," 博士团宣讲团 " 会持续关注近视防控重点人群,不断创新科普形式,将复杂的眼健康知识讲得更生动,助力全社会树立科学健康的护眼观念。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陈炜 屈慧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