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疫情防控形势,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下沉一线、坚守志愿服务岗位,服从所在街道社区安排,坚持当好政策措施 " 宣传员 "、物资配送 " 快递员 "、小区卡口 " 值守员 "、核酸检测 " 秩序员 "、小兰帮办 " 推广员 "、情绪安抚 " 疏导员 "、数据信息 " 统计员 "、生活便利 " 代办员 ",争当疫情防控的 " 排头兵 "。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桥梁设施养护所王侨曼同志,在接到下沉任务后,当天便到师大社区报告,并开始参加入户核酸检测任务,一直忙到晚上快 11 点才回家。7 月 19 日,她不顾腿疾,上楼下楼进行登记,共排查核酸检测情况 186 户。由于每天做核酸比较晚,灯光条件差,她还主动承担灯光照明工作,一手拿应急灯,一手拿手电,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除了这些,核酸秩序维护、打流调电话、贴封条、为居民分拣物资都是每天的 " 基本 " 工作。在师大校园,人们每天都可看到王侨曼戴着红袖章、穿着防护服,穿梭在楼群之间。有时候碰到认识的人会说:" 哎呀,真是谢谢你们为我们服务,辛苦你们了。" 听到这些话,王侨曼感觉温温的,她说;" 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比起医护人员,差远了。"
疫情危急时刻,总会有人冲在第一线,为群众扛起希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人事科张玲同志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主动请缨,迅速投入到七里河区建兰路街道吴家园西街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说," 咱们小区人员密集,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名党员就多一点带动。"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由于该社区下沉干部较少,志愿者每班值守时间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即使自己不值守,张玲也会早早来到核酸检测现场,搬桌子、搬凳子、拉警戒线,协助社区做好秩序维护,为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进行指导,带医护人员上门采样,一天忙的不可开交。她说的最多的就是:" 我们要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
罗渲申同志是路灯设施养护所的一名 "90" 后职工,同时也是一名刚转正的共产党员。2022 年 7 月 6 日,他在鲜艳的党旗下立下神圣而又庄严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他积极投身志愿者队伍行列,冲在防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当需要安排卡口值班人员时,罗渲申主动提出担当夜间值班人员,承担了夜间 12 点时次日上午 7 时的值班任务。罗渲申说:" 年轻人就该主动担当,夜间值班我来,其他同志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当社区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时,他积极维护现场秩序,帮助老人开启健康码,提升了检测效率。如今,他又出现在了小区物资搬运的一线,及时将居民采购的快递、蔬菜等生活物资送到各家各户。一个个通宵达旦、一趟趟上门服务,为保万家平安,罗渲申全力以赴,只管付出,不计回报。他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履行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要用实际行动和千千万万战斗在防疫一线的优秀党员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
当抗击疫情的集结号吹响时,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杨银保同志,第一时间赶赴辖区南昌路社区报道。社区书记对市政部门的增援表示了由衷感谢,随即道出了社区眼下最大的困难是医护人员极度紧缺,希望他能帮忙承担核酸检测录入信息的职责。杨银保当即表示无条件服从安排,随即便前往辖区人口最多的中科院科苑一区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他说:" 在做好防护措施后,医护人员主要负责采集核酸,我负责开箱开管,为了节约时间,我将采集器十个一组,整齐摆在桌子上,然后开始逐一录入人员信息。白天由于光线过于强烈,手机屏幕反光,好心的居民就为我打起了遮阳伞。到了晚上,光线变弱,老人和小孩的身份证扫描又变得困难,这时,又有好心的居民又为我打开手机照明,这让举动,让我增添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凌晨 1 点多,当天的核酸检测工作才告结束,杨银保同志将采集好的核酸试剂样品交给收集员,这才舒了一口气,脱下防护服,此时的他,身体早已被汗水浸透。第二天,杨银保采集过的列队里出现了一名阳性居民,这让他顿时有些紧张,直到自己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才安心。在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会接到支援任务,相继在科苑家园小区、造纸厂家属院、财经大学家属院开展核酸采集工作。他说:" 这段抗疫经历是我人生中非常有意义的一段经历,通过这次与阳性患者擦肩而过,我切身感受到病毒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只要科学防护,病毒就是纸老虎,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战胜疫情的信念。在后续的志愿工作中,我将继续深扎一线,疫情不退,我也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吕晟君
通讯员 刘馨潞 文 / 图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