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威赫赫,流金铄石。25 日,广东省内共有 79 个国家站录得 35 ℃以上高温,其中梅州五华录得全省最高气温 39.6 ℃。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花都区接连发出高温红色预警。该信号意味着天气酷热,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39 ℃以上。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内都将维持酷热天气,市民需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高温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能搬进空调屋里。烈日当头,他们坚持在外工作,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大汗涔涔、郁热沉闷是他们的标配,干一行、爱一行是他们的诺言。他们,就是高温战士。
核酸检测点的 " 大白 " 和志愿者:背上的汗水哗哗流下来
天气再热,疫情防控工作也要做好。新快报记者昨日在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冒着酷暑天气,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广大居民采集核酸。
下午 4 时多,火辣辣的太阳还炙烤着大地,记者站在户外不大一会,浑身已是汗流浃背。在广州大东街道东里社区,只见三四个穿着蓝色隔离服、戴着 N95 口罩、穿着防护鞋套再戴着隔离面罩的采样人员,有的站着为市民录入检测信息,有的马不停蹄为市民检测。
穿着防护服、隔离衣的 " 大白 " 马家俊告诉新快报记者,从 5 月份开始,他就到社区为居民采样,之前在英雄广场,因为没有一点树荫遮挡,热度比其它地方要高几度,地表火热滚烫,如果穿短裤出去工作,感觉那热浪能直接烧到小腿上,背上的汗水哗哗流下来。最近街道考虑到温度太高,都给采样人员工作的地方安装了亭子,里面有空调,稍微好过些。但是也不能坚持工作太久,考虑到工作人员安全,最多工作 1 个半小时就得换岗。
马家俊告诉新快报记者," 现在采一个标本,十秒左右,每天和同事得采 3000 多个标本。"
而为居民做资料录入的志愿者身边只有风扇," 头顶有帐篷,放了带雾化的水风扇,吹出来都是热热的感觉,太热太烫了。" 今年上大二的叶心怡,6 月 22 日开始,在社区做志愿者,至今已有一个多月的她告诉记者,工作从早上八九点开始,中午 12 点结束,下午 2 点继续工作到傍晚 6 点, " 我们要一直站着,一个个为他们扫码、录入个人信息,社区很多老人不太会用手机,还要帮助他们填资料、形成核酸码。遇到行动不便的市民,还要帮忙推轮椅这些 ……"
心怡告诉记者,最近太热,一天的工作,会有两三个人轮岗,一人站 2 小时左右,可以到阴凉处休息一下,缓一缓。" 很累、很闷、很热,又得站着几小时。" 她说,几天前还是需要穿防护服工作的,最近几天改穿隔离衣了,稍微好过些,即使这样,还是闷热得难受。昨天下午 3 时多,一时没坚持住,心怡和另一名同事都差点中暑晕倒在采样现场。" 当时就感觉天旋地转、头痛欲裂,脑袋要炸了一样。" 同事赶紧把她送到阴凉处休息。
尽管如此热,心怡认为这也是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紧张又忙碌,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其他行业也有很多在烈日下仍坚持在岗位工作的,我们能做些对市民有帮助的小事,感觉假期过得有意义。"
高空上的电力设备检修员:电流从衣服上流过,上塔前不敢喝水
上午 10 时 30 分,40 米的高空上,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检修及项目部高级作业员曾杰中甩了一下眼中的汗水。他脚踩 500 千伏输电铁塔,身着两层衣服(阻燃服、均压服),正对增城区的 500 千伏穗水甲线 #45 塔进行带电检修。该铁塔多处发热,其中引流板温度高达 74.3 ℃,属于线路重大缺陷,需尽快完成处理。
" 啪!" 刺耳的电流声响起,曾杰中迅速抓住带电体进入了电场。电流从他的衣服上流过,曾杰中早已克服身体上的不适,他顺利地处理导线引流板发热问题,将螺栓紧固到位,动作熟练至极。
带电作业,是近年来曾杰中和同事们工作中的常态。此举能避免停电检修可能导致的主通道停电重大电网风险和错峰压力,让每个人随时吹上空调。不过,相对于停电检修,等电位带电作业方式具有一定风险性,需要作业人员严格遵守规范。两层工作服保护了作业人员的安全,但同时也像给他们裹了一层厚棉被。上塔前,曾杰中不敢多喝水,怕流汗,也不能多吃东西,怕反胃。
" 呼!"11 时许,曾杰中喘着粗气,此刻,他的头顶上没有云,没有任何遮挡物,直射的日光让他的皮肤开始发红发烫。曾杰中望了两秒蓝天,迅速调整好状态。12 时 30 分,在连续作业了近两个小时后,引流板的温度降到 30.1 ℃,发热缺陷彻底消除。曾杰中和同事黄坤桐下塔,咕嘟咕嘟连灌了两瓶水。地面配合工作的同事调侃道:" 这是洗了个太阳浴呀!"
" 最近天气热,我们天天巡视检修工作。经常早上 8 时 30 分出去,下午 4 时多回来。" 曾杰中的脸和身体呈现一黑一白两个颜色,他的女儿经常笑他,怎么又黑了。" 我的工作就是这样子,为了大家都能吹上空调嘛 "。
记者从广州供电局了解到,自本轮高温以来,该局共计安排近 2 万人次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抢修,冒着近 40 摄氏度高温持续奋战在迎峰度夏的保供电一线。
水上环卫工:水面反射的光热都到了我们身上
早上 5 时 45 分,侨银股份广州市本级垃圾处理环卫一体化项目环卫工人刘宝已经穿戴好救生衣,走上了他的工作船只—— 23 米长的双体保洁船。6 点不到,他所在保洁船便驶离坦尾附近的白沙河码头,沿着珠江一路向东。" 我们要赶在晨运市民的前面,让他们看见新一天的珠江是干干净净的。我的日常工作是在白沙河码头到广州塔之间的航段,只要有小型保洁船处理不了的,我们就会立刻过去增援。让这段景观水域保持美丽干净就是我们的职责。"
水上保洁员因为靠近水面,所以比呆在陆地上的人感觉更凉快?错!刘宝透露,水面就像镜子,把光热都反射到他们身上。虽然部分保洁船换成大型机械化船只后有了空调,但依旧有不少岗位要站在船上头顶烈日。水上环卫工人一早上喝掉三瓶 1 升的水是家常便饭。
刘宝所在的保洁船是去年底 173 艘新加入广州水上保洁的新力军。和以往传统的保洁船相比,这艘船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驾驶室也有了空调。然而,作为船上水手的刘宝,很少能享受到 " 叹空调 " 的福利。因为,他的岗位就是在船的两边,既需要保证船只的航行安全,也需要保障船上垃圾传送带的平稳作业,以确保打捞上来的垃圾平均送进船舱。" 很多人以为我们离水面近,比陆地上凉快,这真的不了解真实情况:水面就像镜子,光和热都反射上来。站在船上,比在陆地上热多了。"
尽管站在船边的工作十分艰苦,但刘宝依旧坚守着,热得受不了才赶紧钻进驾驶室凉一下,边凉快还边保持着十分的警惕,五分钟不到又赶紧钻出驾驶室。酷暑之下,他一个上午就要喝掉 3 大瓶的水或者茶,一天下来,衣服上都是汗珠蒸发后的白色盐渍。
憨厚的他告诉新快报记者,现在的工作环境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以前的水上保洁都是小船,机械化程度不高。现在的中大型水上保洁船只,不用一小时就能比以前四小时捞得多。他还不忘介绍自己身上新添置的新型救生衣。" 传统救生衣里都是泡沫,笨重、不透风。公司采购的新型救生衣,前面是自动充气装置后面是绑带,体积小、重量轻、面料薄,我们穿着更加方便和凉爽,而且它的浮力性能更佳,穿戴者一旦落入水中,就能自动充气。"
入行四年来,刘宝眼见着珠江水质的改善。"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敢很自豪地说,珠江环境的改善有我一份努力在里面。珠江也肯定会越来越漂亮。"
边检民警:像在蒸桑拿,无数虫子在身体上爬
奋战在口岸一线的黄埔边检民警也迎来 " 烤 " 验。上午 11 时,阳光亮得晃眼,地面腾腾升起热气,黄埔老港码头地表温度突破 50 摄氏度。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以及近期泊位紧张,三队副队长陈炜带领民警黄柱东和辅警彭成发在码头等候了半个小时,等待靠泊的往来港澳小型船舶 " 南港 158" 轮,并对 8 名船员进行点名。虽然执行 " 无接触查验 ",不用穿戴防护服,但阳光透过面屏直射脸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滑落。
" 手上戴着手套,不能擦汗,有时汗水进了眼睛,很难受,只能不停眨眼,让泪水把汗水排出来,眼睛即使再痒也只能忍着。" 陈炜告诉新快报记者,对入境往来港澳小型船舶进行船员点名,可能是最 " 轻松 " 的外勤任务,但即便这个最 " 轻松 " 的任务,数轮下来,也让执勤民警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眼睛布满血丝。
下午 5 点,暴晒有所减弱,但气温却没有消退的迹象," 国海 " 轮甲板温度 45 摄氏度,船舱温度 55 摄氏度。执勤五队 6 名民警着全封闭防护服,戴着 N95 口罩、橡胶手套,在 " 国海 " 轮边集结后,进行新造船出境前的船体检查。副队长尹志洪和民警刘庆健一组,负责船舱的检查。
船舱内,发动机和电机放出的高温气体,就像蒸桑拿,防护服内汗水贴着身体流下,又湿又痒,就像虫子不停地在爬。
" 出汗好,出汗祛湿。每年夏天,我老婆都用土茯苓煲凉茶,说空调吹多了,湿气重。现在不用喝凉茶了,穿上防护服就像焗桑拿,啥湿气都跟着汗水跑掉了。" 尹志洪虽然说着打趣的话,但穿着防护服进行登轮检查的不便和难受,常人难以体会。
据悉,边检民警每轮闭环执勤周期为 3 天,经过短暂的居家和备勤学习后,他们又将继续进入闭环开始新的 " 烤 " 验。
热
上周五,广州才刚发出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仅仅三天后,昨日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就来临。其中海珠、荔湾、白云、黄埔、花都、越秀、天河几区还是自 2006 年以来首次发布红色预警。
高温可能持续至 31 日,达 23 天
气象部门解释,本次高温都是强盛副高惹的祸,副高强盛导致水汽过不来,风吹不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广州全市维持晴热高温天气,预计本次高温可能持续至 31 日,长达 23 天,为 1951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过程。
广州市区昨天白天晴间多云,五山观测站录得白天最高气温 37.7 ℃。预计,最近三天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广东省高温炎热天气持续,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局地有(雷)阵雨;大范围 35 ℃~38 ℃高温,粤北的部分市县可达 39 ℃或以上。
对于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孕人群采取保护措施。除特殊行业外,停止户外露天作业。单位和个人要特别注意防火。有关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开放避暑场所。
多个城市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高温天气的持续,让用电需求不断攀升。记者从南方电网获悉,7 月 25 日 14 时 27 分,广东电网统调负荷今年第一次创历史新高,达到 1.42 亿千瓦,较去年最高负荷增长 4.89%。当天,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潮州等多个城市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数据显示,当天 13:42,广州电网统调负荷首创历史新高,达 2241.4 万千瓦,同比去年最高负荷(2078.3 万千瓦)增长 7.85%。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空调负荷进一步释放,预计广州电网统调负荷将进一步攀升。目前,广州电力供应整体平稳,电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广州市区预报:
26 日,晴间多云,气温介于 27 ℃到 39 ℃之间,相对湿度介于 45%~95% 之间,吹轻微的偏南风;
27 日,晴间多云,气温介于 27 ℃到 38 ℃之间,相对湿度介于 45%~90% 之间,吹轻微的偏南风;
28 日,晴,气温介于 27 ℃到 37 ℃之间,吹轻微的偏南风。
■策划: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 彤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李佳文 王 彤 李应华 许力夫
通讯员 陈奕凡 黄勇华 袁 泉 王 颖 黄埔边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