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7-26
白马湖保护成“江苏样板”,十年绘就“美丽淮安”画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 文 顾炜 / 摄)绿意盎然,水韵悠长。十年来,淮安的 PM2.5 年均浓度从 79 微克 / 立方米下降到 36 微克 / 立方米,改善率达 54%,优良天数比率从 62.9% 提升至 81.6%,改善 18.7 个百分点 ……7 月 26 日," 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 " 系列主题发布会——美丽江苏建设专场举行。如今,在 1.01 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上,一幅 " 美丽淮安 " 新画卷徐徐展开。

" 河湖长制 " 成全国典型,白马湖生态保护成 " 江苏样板 "

淮安市副市长张笑表示,十年来,淮安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获批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创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节水型城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市、低碳试点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二,大运河沿岸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年均值位列江苏段沿线第一," 河湖长制 " 成为全国典型,白马湖生态保护成为 " 江苏样板 ",成功入选全国 15 个重点保护湖泊。

" 十三五 " 期间,淮安经济总量连跨两个千亿台阶,全国城市 GDP 百强榜排名上升 15 个位次至第 58 位,2021 年人均 GDP 迈上 1 万美元台阶,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相融互促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十年来,淮安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完成 60 万吨水泥、120 万米印染、10 万吨钢加工等低端低效产能化解。电子信息、食品等含绿量高的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科学布局一批 " 绿岛 "。关闭化工企业 140 家,占比超过 50%。完成 709 家 " 散乱污 " 企业的关停、搬迁或升级改造工作。

十年来,淮安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市 PM2.5 年均浓度从 79 微克 / 立方米下降到 36 微克 / 立方米,改善率达 54%,优良天数比率从 62.9% 提升至 81.6%,改善 18.7 个百分点。打好碧水保卫战。累计投入 90 亿元完成城市建成区 51 条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成 100 条样本河道建设;大运河淮安段 9 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均为 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重点监管企业、园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

淮安在苏北率先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全面打响 " 运河之都 百里画廊 " 品牌,优化提升古淮河、大运河、里运河等滨水空间,实施洪泽湖、白马湖等重要湿地修复工程。

加强生态治理、促进产业转型,将在这五方面发力

" 绿色生态已成为淮安促进转型跨越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共同动力。" 张笑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淮安将围绕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在优化空间结构方面,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 " 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文脉相融 " 的城市空间形态,协调推进古黄河、大运河沿线治理保护和生态发展,着力塑造布局合理的空间形态美。

在加强生态治理方面,统筹推进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修复,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与风险管控,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力塑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美。

在促进产业转型方面,着力打造 " 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 " 等绿色制造产业体系,着力塑造低碳永续的绿色发展美。

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聚力枢纽新城建设,加快推进航空货运枢纽、高铁客货枢纽、内河高等级绿色航道等项目建设。精细化改造提升绿地、绿道、绿廊,着力塑造清新疏朗的宜居城市美。

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田园风光美。

(编辑 高淼 部分图片来源:淮安市委宣传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