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志
[明]周复俊 撰
2020 年 01 月
凤凰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
说起马鞍山,你是不是会想到南京的好邻居——安徽马鞍山?传说,它由项羽乌骓马的马鞍落地幻化而来。
其实,江苏也有一个马鞍山,就在昆山,也因状如马鞍而得名。
在吴中地区,山水清旷,万顷平畴,唯有马鞍山一峰独秀。
△明 沈周《昆山马鞍山图》
山中松柏成荫,花草繁盛,还产玉石,也称昆石,洁白晶莹,玲珑剔透。
明代昆山人周复俊在山之东南买了房子,居住多年,写成《马鞍山志》一书。
△《马鞍山志》书影
书中记载了紫云岩、碧玉泉、郎官柏、状元松、凤凰石、燕子溪、凌霄塔、卧云阁、春风亭、玲珑石室、青阳溪馆、桃源洞、桃花坞、翠微阁、文笔峰、百里楼、三茆宫、武陵源、玉泉井等 19 处景观。
桃花坞灿若蒸霞,登百里楼可观沧溟震泽。
书中不仅写出了秀丽风光,也记载了人文底蕴。
山上状元松是明代大学士顾鼎臣亲手种的,春风亭是太常卿夏昶致仕后所建。
△《马鞍山志》书影
紫云岩,俗呼大额。之所以名为紫云岩,是因为自唐至明,这里历代明贤辈出,如唐代张镒,宋代卫泾、李衡,明代叶盛、顾鼎臣,作者认为他们都是沾染了紫云岩的灵气。
青阳溪馆,是作者别业。其中园林宇舍极具风雅情调,有蔷薇、牡丹、芍药,还有松坪、梅林、杏圃,承包一年四季的美丽。
△《马鞍山志》书影
文末,周复俊以王维隐居蓝田辋川别业,与自己相对比。" 予乃释组清时,栖迟霞石,优游未惫之身,安集维桑之里。顾大道无闻,名位弗称,不其幸欤。"
作 者 简 介
周复俊(1496 — 1574),初名复辰,字子枢。一字子吁,号木泾子,南直隶昆山人。
周复俊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性孝友,学问广博,于书无所不览,与王同祖、顾梦圭同称 " 昆山三杰 "。
《全蜀艺文志》是周复俊在四川任提学副使时,为四川编著的一部专志。
《东吴名贤记》是周复俊的一部人物专志,按朝代编排,辑录了商代至明代的吴中名贤共 47 人,又附传 10 人,共 57 人。
周复俊还著有《泾林集》8 卷、《太仓文略》6 卷等,这些著作都是属于地方志范畴。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整理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