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土门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核酸采样 " 白衣团 ",不惧高温 " 烤 " 验,不惧疫情考验,以 " 快 " 为标准,出色地完成了多次高风险区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用汗水诠释了医者仁心,用行动彰显了担当作为,‘用背影展示了最美逆行。
土门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菁,是团队里的 " 老大姐 "。不仅是因为有着高高大大的个子,更是因为有着丰富的 " 应战 " 工作经验。在王菁的组织下,10 余人的 " 白衣团 " 能在第一时间迅速集合到岗,10 分钟不到的时间就穿好防护服,背上盛放核酸采样试管拭子的 " 宝箱 ",立刻投入到工作中。采样结束后,王菁还要核实清点试管数、采样人数,检查是否有漏液、是否封管封箱,以及核对送检地点等。在一切安排妥当后才放心离开。
团队里的 " 力量担当 " 非张昭和田春阳莫属。由于团队里大部分都是女同志,他们两个男同志自然成了 " 稀缺物品 "。虽 " 稀缺 " 但力量毫不 " 稀释 "。要搬运物资时,他们总是挑重的、大的去搬运,甚至有时候全部承担了搬运任务,是整个团队 " 身体力量 " 的担当;要进行大规模核酸采样时,他们总是挑距离远、任务重的去,是整个团队 " 尖兵力量 " 的担当;要上门核酸采样时,他们总是一边采样一边询问身体状况、家中有无困难以及安抚居民情绪,是整个团队 " 暖心力量 " 的担当。烈日高照下,防护服被汗水 " 粘 " 在身上,他们无怨无悔,只留下一句 " 我们是防疫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份。为了疫情早日散去,这一身汗算不上什么。"
赵喜靖今年刚从大学毕业,纯纯的 "00 后 ",由于可可爱爱大家都叫她 " 小丸子 "。她是大家的开心果,也是团队里的 " 气氛担当 "。每当接到上门核酸采样的任务,她都说:" 我们好像外卖员,给大家上门带来的总是一个‘全家捅’。" 由于工作需要,她在单位进行闭环管理,无法回家,跟家人见面也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虽然跟家人视频时依然是 " 开心果 ",但视频挂断后总免不了她对家人的牵挂思念。
马建兰,王仔艳,两位 80 后,也是两位宝妈。在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第一时间向中心申请出征。用她们的话说:" 没有大家,也就没有小家。医护的本职就是治病救人,我们的家园病了,我们没有理由退缩。" 疫情期间,她俩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政策,即便距离回家只有一条马路,她们也未曾回家看看。因为她们知道,她们的努力和付出,是对家人最好的守护,也是孩子眼中最好的榜样。
李文玉,作为中心惟一一名被七里河区疾控中心抽调的应急小分队的成员,即便被消毒液,酒精过敏到烂脸,即便被长时间的手套包裹到手部肿胀充血,但是在应急小分队的 46 天的阳性采集点的工作中,仍然表现出色,获得了上级单位的表扬。在这次疫情中,再次扛起重担,前往封控区,高风险区,入户核酸采样。
左思雨,杨倩,王艳 3 位同志,虽不是医护专业,身为党员,也主动请缨跟随抗疫队伍,负责核酸检测扫码登记、队伍消杀以及统计送样等工作。
疫情不退,肩膀上的责任就永远都不能退。土门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不断完善工作细节,在工作中总结出高效节能的工作方法,配合社区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核酸采样任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