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7-28
皋兰县:白凤桃撬动富民“甜蜜产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盛夏时节,行走在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桃园成片,阳光透进树枝照红了桃子的 " 脸蛋 "。长坡村农户王生荣穿梭在自己悉心种植的果园里,仔细观察着即将成熟的鲜桃。" 不同品种的桃树枝,修剪方式都不同,透光性也不同。" 王生荣边观察边对记者说。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种植蔬菜的王生荣在看种植书籍时发现桃树喜阳,而什川地势平坦,位于黄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阳光充足,非常适宜发展桃树产业。" 当时就没有失败的想法,便引进了第一批桃树苗。" 王生荣说。

30 多年来,凭着一份执着,王生荣经历了品种筛选更换过程中的 " 期盼 " 到 " 辛酸 " 再到 " 收获 " 的起起落落。经过多年探索,被誉为 " 金城白富美 " 的白凤桃最适宜在什川生长,因其肉质致密,口感细腻,甜美多汁,从 " 土办法 " 种植到 " 专业管理 " 再到 " 经验总结 ",已形成独特的白凤桃品牌。

在王生荣等第一批 " 种桃人 " 的带动和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什川镇 " 桃产业 " 正在稳中向好发展,种植面积已达到 4200 亩。每年早熟桃、中熟桃、晚熟桃规模均衡,吃桃季从 7 月初至 9 月底。

" 疫情期间,每天线上预订一万斤。‘回头客’‘客带客’现象较为普遍。" 皋兰县古树花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魏万铎说。多年来,农户在周边城区进行摊位售卖,有一定基础客源,客户对什川桃子口碑也逐年递增。

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品牌化发展,久久为功。" 合作社在收购方面加大了对桃子的收购力度,并进行统一包装,以品牌模式走向市场。" 魏万铎告诉记者,在收购过程中对鲜桃品质进行严格把关,在硬度、颜色、饱满、个头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保证流向市场的本地鲜桃能成为 " 硬通货 "。

" 赢得良好口碑,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坚守。但毁掉却非常简单。" 长坡村党委书记魏兴苍说。为了保持这来之不易的 " 口碑 ",作为家家户户都发展 " 桃产业 " 代表村,长坡村每年都会选派代表农户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农博会进行经验交流,定期举办专业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培训班。

近年来,什川镇为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不断进行品种改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停滞不前就是退步。每年都会对品种进行优化升级,淘汰老品种,优中选优。" 什川镇副镇长陶世伟说。目前,已在全镇范围内划定区域打造优质林果种植基地,从‘产’到‘销’多方位对接。不仅仅限于合作社收购,希望能和更多的商超、物流建立联系,将什川鲜桃带到全国各地。

陶世伟说,什川镇每年将举办桃王大赛,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路子,打造 " 皋兰什川鲜桃 " 特色品牌。另外,进一步加强和院校等科研院所的联系,衍生做大做强桃产业链,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

" 现在什川鲜桃已走出深山。只有品质好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皋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农产品育种产业化步伐,打造本地农业品牌文化。

如今,什川不仅是 " 桃花盛开的地方 ",更是 " 鲜桃香甜的地方 "。这背后不单是 " 种桃人 " 持之以恒精神,更有乡村振兴下现代化农业政策保驾护航。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珊珊 通讯员 高康迪 文 / 图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