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记者从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 12315 投诉举报调处指挥中心今年二季度共接到全国 12315 互联网平台和自行受理录入的案件共 13450 件 , 其中投诉 10265 件,举报 3185 件,共办结案件 13002 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478.84 万元。
一般食品类商品消费投诉居高
今年二季度,我市共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 10265 件,占 76%。比去年同期增加 1806 件,投诉量增长 18%。
排名前五位的商品类投诉是:一般食品类,共 1260 件,占商品消费投诉的 28%。主要涉及的问题:由于商家储存或运输不当,个别消费者购买到保质期内的变质食品;极个别食品包装标识模糊不清;商品以次充好、高价销售等问题。
交通工具类,共 477 件,占商品消费投诉的 11%。主要涉及的问题:汽车销售中用各种名目欺骗消费者;不履行合约;车辆质量问题频发;售后服务问题多;汽车配件市场混乱;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烟、酒和饮料类,共 433 件,占商品消费投诉的 10%。主要涉及的问题:个别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极个别销售的饮料含异物、过期或变质;退换货过程中有纠纷;商家虚假宣传等问题。
家居用品类,共 418 件,占商品消费投诉的 9%。主要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合同纠纷、售后服务等方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不予处理;收取订金后,不按合同供货;导购员介绍与实情不符、夸大宣传;消费者预订的产品与商家提供不一致;商家不履行承诺或与消费者约定的三包责任等问题。
服装、鞋帽类,共 377 件,占商品消费投诉的 8%。主要涉及的问题:服装开线、起球、脱色;靴子断底、断跟、开线、掉色;型号标注不准确;售后服务差;销售 " 三无 " 产品等问题。
受理服务消费投诉 5767 件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受理服务消费投诉共 5767 件,占投诉量的 56%。
排名前五位的服务类投诉是:餐饮和住宿服务类,共 1846 件,占服务消费投诉的 32%。主要涉及的问题:经营者用预付卡消费的方式欺骗消费者;餐饮住宿场所卫生不达标以及不使用合格消毒餐具;产品和服务不明码标价;宴席定金不退;酒店卫生不达标且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差;不退押金等问题。
美容美发服务,共 604 件,占服务消费投诉的 10%。主要涉及的问题 : 美容医生资质欠缺,擅自行医;美容美发产品质量不合格,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欺骗消费者;美容美发店通过 " 免费体验 " 的招数来吸引、忽悠消费者,高价推销美容产品服务项目;洗浴场所安全措施不到位;服务格式合同增大消费者的责任或减轻甚至免除经营者的责任等问题。
教育、培训服务,共 553 件,占服务消费投诉的 10%。主要涉及的问题:退费困难、虚假宣传、夸大培训内容和效果误导消费者;教师资质不健全;不履行退费承诺;商家跑路等问题。
销售服务类,共 452 件,占服务消费投诉的 8%。主要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餐饮、美容美发、健身等行业;大部分集中在店铺转让或搬迁,预付卡无法使用,无法联系商家;发卡时的承诺不兑现;在服务过程中强制向消费者销售其他商品或服务等问题。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共 349 件,占服务消费投诉的 6%。主要涉及的问题:利用格式合同欺诈消费者;用预付卡圈钱后不兑现承诺甚至卷款跑路;危及人身财产安全,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服务质量低劣等问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丽君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