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是我国批复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处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之间。自建区以来,立足气候、电力、地形地貌等优势,贵安新区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后发赶超的路径,已成为贵州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
记者近日调研发现,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要求,当地正重点培育数据中心、智能制造、数据应用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抓实数字产业链条,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数据中心集聚,夯实 " 算力底座 "
当前,数据中心正愈发受到关注。而贵安新区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建设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
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最多的地区之一、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 …… 因建设绿色节能低碳的数据中心走在全国前列,贵安新区拥有亮丽名片。
位于金马大道旁的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项目规划总投资 80 亿元,总用地面积 1521 亩,全部建成后可容纳 100 万台服务器。据介绍,该数据中心依托当地有利的气候、能源、环境等优势,积极践行绿色理念和应用智能技术,能效比 PUE 值仅为 1.12,可节省大量电力,有效减少碳排放,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据了解,目前贵安新区已陆续建成华为、腾讯、苹果以及联通、电信、移动等 7 个大型数据中心,累计完成投资逾百亿元。
为抓住 " 东数西算 " 的机遇,贵安新区还在引进更多的数据中心项目落地,推动既有项目改扩建,计划到 2025 年形成 400 万台服务器规模。
在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园区,负责中心动力计划建设的业务主管桂智彪说:" 我们的三期工程正规划在建,预计将投入 9 亿元左右,增加 7000 多个机架。我们还打算把原本的仓储中心快速改造成机房,以部署更多的服务器,满足客户需要。"
智能制造升级,重塑产业形态
"2018 年,贵安新区生产手机 3131.8 万台,产量占贵州省的 26.1%,生产浪潮服务器 8.5 万台。" 在贵安新区的宣传片中,曾提到这样一组数据。
从引进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落户,主打电子信息制造,到近年来抢滩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开工建设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恒力(贵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贵安新区的产业形态日趋丰富。
自 2014 年经招商入驻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以来,东江科技有限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在公司车间,记者看到,数控机床、自动打孔机等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微矩形电连接器、新能源电连接器等产品不断成型。
公司总经理张俊说,起初团队做好了 3 年不挣钱的吃苦准备,沉下心来搞研发,目前已向市场推出了 11 个系列的自主研发产品,获得 19 项专利,也因此被评为贵州省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
而在龙山工业园内的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两条生产线上设备高速运转,一台台 " 贵州造 " 服务器和台式机组装下线。生产中心总监邓顺辉说,目前 " 贵州鲲鹏计算产业联盟 " 已经拥有 30 余家成员单位,产业链覆盖整机制造、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数据应用深化,释放要素价值
2019 年 10 月,贵州作出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明确将贵安新区整体委托给贵阳管理。这不单是行政版图上的重构和再造,也是优势资源的互补。
去年 12 月,选址在贵安新区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开启规划建设。这一平台被寄予厚望,未来将成为贵州的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展示区。
" 贵安新区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而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又处在贵安新区的核心区。"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现场工作专班综合组组长郎伟说,在规划总面积约 54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展的氛围正如火如荼。
他介绍,科创城今年力争引进大数据企业 400 家,实现营业收入 30 亿元。到 2025 年,将引进培育大数据及关联企业 3000 家,聚集软件及相关人才 10 万人。今年以来,贵安新区组建专班,边建设、边装修、边招商,截至目前,已签约企业 218 家、累计注册企业 183 家。
"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推进。" 贵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毛胤强表示,不到半年时间,科创城已轮廓初现,未来也将成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记者 向定杰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