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2-07-29
贵州天柱:家庭小农场 致富“梦工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渡马镇龙盘村岩门桃李基地里,脆桃已经成熟,农场主人周福正忙着安排民工采摘桃子和装车,准备运往贵阳销售。同时,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渡马镇龙盘村岩门桃李基地是天柱县重点培育的家庭农场之一,占地 200 亩,种有桃树 150 亩、李树 50 亩。早在 2016 年,渡马镇党委和龙盘村党总支就采取了 " 党支部 + 家庭农场 " 的模式,按照 " 土地优先解决、项目优先配置、技术优先覆盖、资金优先支持 " 的 " 四个优先 " 的原则,鼓励能人到村发展家庭农场。在村 " 两委 " 的帮助下,种植能手周福以 80 元 / 亩的价格将 120 亩荒地全部流转下来,种上桃树和李树。

每到三月,桃花李花盛开,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打卡。到了七月,桃子成熟,农场里到处是体验采摘的游客。现在这里成了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和 " 天宫桃花园 " 网红打卡地。

" 做到精细化管理是为了做好精品桃子,打造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增收。" 周福说,每年有八九个月都在岩门村生活,把岩门当成第二家乡。

目前,农场里的桃子已成熟,正在热销中。再过一个月,农场里的李子也将成熟上市,预计今年产出桃子 6.5 万公斤、李子 4 万公斤,可实现销售收入 40 余万元,利润在 20 万元左右,每年支付村民务工工资和土地流转金超过 10 万元,还能给村集体分红。

" 现在,农场知名度越来越高,销售渠道越来越好,这都得益于镇、村及党建合作社对我们‘家庭农场’的帮助和支持。" 周福说。

周福的家庭农场不仅让 90 户群众从土地流转收益,还帮助 40 余人就地就业,每人每月务工收入超 2000 元,同时还利益联结脱贫群众 15 户,每户每年分红 700 元。此外,周福还为当地群众举行了 20 余场次的栽培技术培训,帮助 300 余名脱贫群众学会桃子栽种技术,带动 10 个家庭农场种植精品水果 160 亩。

白市镇三间桥村提子种植场是一家 " 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由村民罗芳周于 2017 年 1 月建成,以种植精品水果为主,种有提子葡萄 70 亩、桔子 30 亩、黄桃 20 亩。

" 建立农场实现了我的创业梦。农场的建立得到了县里、镇里和村里的大力支持,农场里的提子收益越来越好,品质也越来越高。" 罗芳周说。

2021 年,该农场销售精品水果共 35 吨,经营性收入达 70 余万元,净利润 30 万元,带动周边群众 10 人发展家庭农场,帮助 6 户脱贫户稳定就业,年户均增收 3 万元。2020 年 10 月,罗芳周荣获 " 黔东南州 2020 年脱贫攻坚优秀致富带头人 " 荣誉称号。2021 年被评为黔东南州名种植能手。

" 农场每年的务工费 30 多万元,还有其他开支,我自己还能得到 30 至 40 万元左右的收入。" 罗芳周笑容满面地说。

目前,天柱县共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22 家、州级示范家庭农场 11 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 320 家,天柱县被评为 " 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 "。

" 天柱县积极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工作,通过积极培育引导、政策措施扶持等举措,加快全县家庭农场的建设,家庭农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走出了一批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家庭农场。"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周跃发说。

据统计,天柱县家庭农场年经营总收入 5801 万元,带动劳动力就业 500 余人,流转土地 6872 亩,支付土地租金 275 万元,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 360 余万元。

来源 天柱县融媒中心

编辑 王欣 / 统筹 杨秀福 潘欢欢 / 签发 吴如雄

相关标签

就业 技术培训 子和 网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