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7-29
天和、天舟、问天……太空家园的名字有“亿点点”浪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2 年 7 月 25 日 10 时 03 分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

进驻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建在太空的 " 房子 "

变得愈发宽敞起来

不少 " 钛粉 " 都表示:

" 太空家园的名字也太好听了吧!"

中国空间站叫 " 天宫 "

核心舱叫 " 天和 "

货运飞船叫 " 天舟 "

载人飞船叫 " 神舟 "

实验舱叫 " 问天 "" 梦天 "

每个名字都是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来

尽显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这些好听的名字

究竟源出哪里?

今天,小太就要做一回 " 语文老师 "

带大家领略中国古典意蕴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

绝世美感

2021 年 4 月 29 日

天和核心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

中国航天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

" 天和 " 一词

最早出自《庄子 · 知北游》中

" 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

天和指人的元气

也指天地祥和之气

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

" 天 " 与 " 和 " 相结合

其实就是古人所讲的 " 天人合一 "

包涵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之义

充分彰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

造福全人类的先进理念

2011 年 4 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开展了中国空间站征名活动

核心舱获得的提名中

最受认可的十个名字是

" 天枢、问天、翱翔、使命、华夏

团结、首望、太和、华心、开拓者 "

工程一线科技人员中

有人提出将 " 天枢 " 和 " 太和 " 合二为一

称之为 " 天和 "

既可喻指中国空间站与宇宙协和相处

又可较好地体现核心舱聚拢

团结其他各舱段的含义

《史记 · 孟子荀卿列传》中首次提到

"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神州,即中国

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飞船—— " 神舟 "

既有 " 舟 " 同 " 船 " 的文化释义

也有着 " 神州 " 腾飞的美好希冀

神舟是神州大地的一艘船

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

它也是一艘神奇的、探索未来的船

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

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

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与自豪

90 年代初

党中央作出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 中国第一船 " 的命名问题

受到了举国乃至举世的瞩目

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向参加飞船研制的各单位

发出了 " 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 " 的通知

很快," 华夏 "" 九州 "" 腾龙 "" 神舟 " 等

众多带有中国特色的名称被推荐出来

1994 年初," 神舟 " 这个名字

从众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

从此,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

有了响亮而动听的名字

从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到初次实现载人飞行的神舟五号

再到搭载两人的神舟六号

目睹中国人首次 " 太空行走 " 的神舟七号

与 " 天宫一号 " 交会对接的神舟九号

见证了首次 " 太空授课 " 的神舟十号

与 " 天宫二号 " 交会对接的神舟十一号

在太空驻留三个月的神舟十二号

一直到不久前返回的神舟十三号

与刚刚上天 " 出差 " 的神舟十四号

这艘神奇的大船

一直在摆渡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将中国人的梦想

运抵灿烂星河

"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

船能带人去往前人未曾抵达的地方

而我们探索太空的终极目标

是为人类的未来服务

天舟二号、三号、四号货运飞船先后起飞

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

为航天员送去宝贵的工作、生活物资

正是因为它们 " 天地运输 " 的属性

很多朋友将 " 天舟 " 号货运飞船

称为 " 天舟快递 "

2011 年4月

中国货运飞船名称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

组委会收到 9640 份提名

天梭、鲲鹏、天舟、神龙、龙舟 ……

2013 年 10 月

组委会向公众公布了

这艘备受关注的货运飞船的名称:天舟

寓意天地间往来的星汉之舟

" 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

《博物志》中传说

银河和海相通

有个住在海边的人

想要乘坐 " 槎 "(仙人所用的木筏)登天

木槎化火箭

我们把古人畅游浩渺宇宙的愿望

变成泛 " 天舟 " 而相会于 "" 天宫的现实

刚刚发射的问天实验舱

是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

将有力推动空间生命科学前沿科技突破

此次发射是中国空间站

进入建造阶段后的第三次发射

也是该阶段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

迎接航天器的来访

追根溯源

汉代王逸曾在《楚辞章句》中曾提

" 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 "

古人问天

充满了对历史兴亡和人生际遇的慨叹

而今人问天

则彰显了探索浩瀚宇宙

建设航天强国的攀登精神

一切的问题,不是归于回答

而是归于求索

问天天不语

而答案已寓于自然规律里

等待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发现

梦天实验舱

同样是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经依次完成了全部工况试验

并在试验过程中穿插开展了

密封舱内有害气体采集测试和噪声测试

为其出厂奠定了坚实基础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等

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

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材料凝固机理等

物质本质规律研究

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

" 梦天 " 一词

源于唐朝李贺的诗作《梦天》

"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全诗写诗人梦游月宫下望人间

充满了浪漫的奇特想象

而今天,中华儿女探索太空

梦不再单单只是瑰丽的梦了

不知当 " 诗鬼 " 李贺

知道他的诗篇被后世变为现实

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

对于 " 飞天 " 的不懈追求

才有了诗意与科技的伟大结合

有了绘往星辰大海的美好蓝图

神话是伟大梦想

航天是伟大实践

神话支撑了我们科技的表达

航天实现了我们对神话的想象

所谓 " 中国式浪漫 "

不仅是想象力的驰骋

更是实干精神的展现

未来,期待这样的浪漫越来越多

浩瀚宇宙,星河璀璨,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