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为迅速提升疫情流调协查效率、节省更多的人力投入疫情防控,城关区张掖路街道依托社工站等资源,自主研发 " 小兰 AI 问 " 流调协查系统。该系统上线 10 天来,已完成 9 万多人次的信息协查任务,即 1 万条协查信息两小时就可完成,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节省 80% 以上人力资源,为全区乃至全市流调信息协查、疫情防控赋予了数字智慧力量。
" 疫情以来,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着核酸检测、楼院驻守、落实重点人员管控等各项常规工作。除此之外,每天还要完成繁重的流调信息协查。" 张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娟介绍,每天根据上级反馈的重点区域、时空伴随人员协查名单,街道社区要逐个进行电话核查,询问核查对象活动情况、健康监测和核酸监测等情况,以及排查密接者及次密接者,为科学精准地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防控政策提供基本依据。每天协查量从几千到上万个不等,需要三四十人不间断打电话询问。每人每天打 200 到 300 个电话,往往要忙到深夜甚至凌晨。大家苦不堪言。
" 街道社区的防疫任务很重,能否借科技分担部分任务,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 街道社工站负责人李国栋得知情况后,立即与社工站志愿者潘老师进行探讨。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寻求帮助后,他们锁定了中国联通的智能语音系统。遂与甘肃联通医卫行业总监冯啸对接,3 人想法一拍即合,并组建技术研发团队,提出用 AI 智能系统模拟代替人工打电话。李国栋说,为提高协查用户接听率,甘肃联通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解决了接听率低的问题。通过不断优化话术,在拨通电话的同时,发送政府名片到联通、电信和移动手机用户,彻底消除了用户顾虑。
" 通过团队几轮持续优化和反复测试,接听率就从 9% 迅速提高到 85% 以上。" 李国栋介绍说,经过连续 3 天通宵达旦的努力,潘老师将甘肃联通 AI 语音模块、数据处理和数据上传模块整合上线。数据处理系统将返回的通话内容,通过技术处理成程式化数据文件,并且直接将数据批量一键上传至 " 兰州市区域协查系统 "。"1 万条协查信息从 AI 语音拨打电话,到数据处理结果批量上传只需 2 小时,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将更多的一线工作人员从繁重的话务任务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其他重点工作中去。"
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倩介绍," 小兰 AI 问 " 流调协查系统上线前,完成 1 万个流调协查,按照每个人 1 分钟完成 1 个,三四十人人均打五六个小时,耗费大量人力不说,还不一定能完成。这个系统正式上线后,最快两小时就可完成,只需两三人来操作。目前该系统运行平稳,已经完成 9 万多人次信息协查任务,日均流调协查几千到上万份不等。接听率和完成排查率达到 85% 以上,节省了 80% 以上的人力,完全替代人工电话协查,为防疫插上数字智慧的翅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实习生 弓雨彤 文 / 图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