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9 日,溪山翰迹 • 黔语纸韵——当代剪纸艺术家王少丰作品公益展览在贵阳孔学堂开展,现场展出王少丰近 20 年创作的百余幅剪纸作品,这些将贵州民间刺绣、蜡染、节日风俗、神话传说、图腾等内容与剪纸技法完美结合,呈现着贵州民族艺术之美,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往观展。展览将展至 8 月 31 日。


王少丰,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贵州画院特聘画师;12 岁自习绘画并结缘民间剪纸艺术,数十年刀耕笔种,孜孜不辍,至今已创作发表剪纸作品近 5000 幅,并在国内外剪纸展览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金奖、金剪刀奖 50 余项;曾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海口、贵阳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50 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单位收藏。代表作品有《傩神系列》《盛装苗女》《拦路酒》《贵州恋歌》《苗龙系列》等,其中《贵州恋歌》全长 20.8 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一幅套色剪纸,也是世界第一幅集多种剪纸形式和手法于一体的剪纸长卷。

该展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艺术指导、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现场展出的巨幅《苗疆姊妹节》《牯藏节的传说》《苗疆密码》等剪纸作品,以多个独立的画面组合构成完整的画面,讲述着苗家远古的故事以及风俗风情;多幅呈现的《天人合一系列》《苗女系列》《生肖系列》等,以其独具匠心的造型和犀利奔放的刀法而独树一帜;小品《瓶中花》细腻传神;而城里故事系列《8 路车站》《白领故事》《路灯下》等,神秘色彩和现代气息交融 …… 这位贵州民族艺术家创造性地辅以染色衬底,剪纸作品极富民族特色和现代意识,犹如被赋予了生命,让观者对贵州这片沃土有了更深的认识。

剪纸是中华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少丰是湖北人,到贵州工作后," 丰富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他说,生活在贵州这片土地上,身心得到滋养,灵魂得到浸染,全心全意地讴歌这片土地和生灵万物,正是举办此展的意义和精神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主办方现征集剪纸爱好者 20 人,将于 7 月 31 日(周日)下午 2 点,在孔学堂阳明大讲堂跟王少丰老师学习剪纸艺术。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文、图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