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广州,大肠癌已成为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超过 80% 大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为推动癌症高危人群早筛早诊早治,7 月 30 日,由增城区宁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办,增城区宁西街道南樵社区协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提供技术指导的 " 肠长九久 安心如意 " 大型科普义诊惠民项目于增城区宁西街社区正式启动。
开启 " 三位一体 " 基层筛查防治新模式
该科普义诊惠民项目核心以肠道肿瘤为防治对象,借助多种手段,助力南樵社区打造 " 无肠癌社区 ",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开启了三甲医院、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社区医院 " 三位一体 " 的基层筛查防治新模式。本次义诊聚集来自南方医院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健康管理科、中医科、妇产科的专家团队走进社区,与社区医院医务工作者一起为居民免费科普、义诊、咨询及提供肠道肿瘤健康检测服务。
癌症筛查从三甲医院走进社区,南方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肖冰在致辞中指出,防癌关口前移,意味着社区才是防癌的前线战场。社区居民防癌意识提高,对大肠癌检测工作知晓度、参与度也会相应提高,大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才会降低。宁西街南樵社区党支部书记罗伟康则表示,此次义诊的开展更有利于把防癌预防落实到家庭和个人,落实到癌症防控最前端。
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爱民在启动仪式上向居民进行了细致的肠癌知识科普。他表示,肠癌从肠道息肉发展至恶性肿瘤,往往需要至少 5-10 年的时间,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我国肠癌早诊率只有 10% 左右,国民肠道健康意识有所欠缺。李爱民告诉记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肠癌的治疗费用非常低,无需开刀即可切除癌变组织,后续也不需要化疗,基本可以彻底治愈。李爱民呼吁,40 岁以上、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或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应当主动进行肠癌筛查。
家门口就能做肠道肿瘤健康检测
此次义诊惠民项目的一大亮点是以前在三甲医院才能做的肠道肿瘤健康检测也被引入了社区。记者了解到,本次推广的新型无创粪便 DNA 检测技术由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能帮助受检者发现早期结直肠肿瘤,更全面精准地检测肠道肿瘤风险,提升肠镜的依从性和检出率,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目的。居民只需要自行在家采集粪便样本并送至社区内的指定地点,最快在三个工作日内即可收到检测报告,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居民可以到三甲医院进行更加详细的免费肠镜检查。
南樵社区居民王阿姨在几年前曾经做过肠镜和肠道手术,这次听说社区举办义诊活动,早早地就来到门外排队。王阿姨告诉记者,做肠镜价格较高,还需要提前口服泻剂清肠,对老人来说颇为 " 受罪 ",现在不仅可以用优惠价格进行检测,不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还能减少肠道检查带来的不适。" 我觉得这种义诊活动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很有意义,又是在家门口,就不用跑到医院去了。" 王阿姨说。
从 " 等群众上门 ",到 " 送服务上门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就是在牢筑居民健康防护屏障。记者了解到," 肠长九久 安心如意 " 项目还将持续进行,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社区,让更多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来自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