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8-01
闵家桥社区“社工委”创新基层管理模式:“一核多轴”协同联动,防疫保供提速增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疫情防控,社区是第一道关口。为守好这道关口,兰州市各社区 " 社工委 " 组建了一支守卫一方安全、服务一方群众的后勤保障队伍,这其中既有省市机关驻守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又有退役军人、防疫志愿者等。如何实现人尽其用、有效释放防疫最大 " 合力 "、筑牢疫情防控最强防线,是社区 " 社工委 " 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

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城关区五泉街道闵家桥社区 " 社工委 " 创新性确立了社区、驻守工作组、包抓单位齐抓共管的 " 一核多轴 " 管理模式,最大程度提升了工作效能。并将疫情防控人员根据点位和功能划分成数个小组,执行卡口点值守、楼院管控巡逻、物资保障、核酸检测等任务。其中,身负值守任务又位处中高风险区的小组还确立了内外两个点位长,对内维护静态管理秩序,对外把好防疫 " 关口 ",极大减少了人员流动。正是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把防疫工作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又让大家各司其职、有序衔接,避免了 " 单打独斗 ",形成了疫情防控 " 人人负责、环环相扣 " 的生动局面。

探索尝试 " 一核多轴 " 管理模式

" 我有糖尿病,每天必须打胰岛素,现在胰岛素没有了,我没法打针了!"7 月 28 号下午 5 点多,正在闵家桥社区小巷卡口点的值守的驻守干部许静接到了一名辖区老人的求助。

" 您先别着急,您把药品的名字告诉我,我们帮您去买。" 听着老人急切的声音,许静首先安抚了老人,随后上网搜索了老人所说的药品,又跟老人反复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等重要信息,确认无误后马上将此信息告知给物资保障组志愿者陈怡天。陈怡天立刻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等,确认是否有库存。在得知辖区附近一药店有库存后,迅速取上药品并送到老人手里,前后仅用了半个小时。

" 太感谢你们了!我是长期门诊病人,得天天打针。刚刚发现没有药了,一下子就急了,多亏了你们。" 手中拿着药品的老人感激地说着。

这样的高效的志愿服务要得益于闵家桥社区 " 社工委 " 在疫情期间设立了临时领导管理机构,并创立以社区综合指挥、统筹管理为主干,包抓部门、驻守工作组为辅助管理,依托区域内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及其他社会志愿者为主要工作力量、以小区和工作任务细化职责的 " 一核多轴 " 工作模式。" 我们实施每日工作调度制度,由临时领导管理机构根据省市区的临时指令来安排当天的工作,当天的工作每天必须完成,绝不拖到第二天。" 闵家桥社区书记夏露淳这样说道。

多功能分组为防控保供体系 " 提质增效 "

然而,回忆起疫情初期的工作情形," 管理难度大 " 和 " 滞后 " 却是夏露淳最大感受。

" 我们辖区有常住居民 7600 余人,楼院 47 个,其中老旧楼院 38 个,流动人口也比较多,管理难度很大。" 夏露淳说,疫情刚开始,辖区全员核酸任务比较重,人员力量严重不足,社区在整个调度安排方面往往节奏跟不上,下面落实的力度也跟不上," 所有的指令都是在我这里发出的,每件事都需要我安排具体的人去做,我自己千头万绪不说,还影响了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度。"

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驻守干部们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大家广泛商议后,提出了以社区为核心,以驻守工作组、包抓单位为辅助管理想法,并建议将疫情防控人员分为若干工作组,每组设组长进行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

" 社工委 " 按照功能和点位将疫情防控人员划分为 14 组。其中,依据功能具体分为了卡口点值守组、楼院管控巡逻组、物资保障组、核酸预备组、后勤保障组、协调督察组,各组设一名组长,而中高风险区值守组因分设了内点位及外点位,所以每组设内外点位长各一名。

一个组守一方土,一个点担一份责。各组和各点位的防控具体事宜和人员安排均由工作组长和点位长负责。"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确保在管理上能够实现上下协调统一,保证所有任务顺利落实。" 夏露淳表示说," 这既是对我和社区管理团队‘减负’,也是对整个疫情防控体系的‘提质增效’。"

打通工作流程 释放基层活力

" 因为分工更明确、职责更清晰,压在每个人身上的工作量变小了,工作质量却提升了不少。" 这是闵家桥社区副书记李景这些天来最深刻的感受," 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聚似一团火 , 散似满天星’。"

" 可以说,现在的工作方式极大缓解了深耕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 李景说," 在此前,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是参与到所有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经常被搞得手忙脚乱。" 她接着举例说,有时候我们正在点位上协助医护做核酸,结果密接协查通知来了,我们需要马上去筹备密接者的隔离工作以及基础性的流调工作。" 往往是手头堆了好几件要办的事情,每天工作时间长,一天下来真的感觉身心俱疲。"

" 现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李景说,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没有被编入这 14 个工作组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处理社区基础性事物中去。" 像我现在负责只需要负责核酸检测的物资的配备,楼院长们则负责做好和各楼院的居民的沟通事宜 …… 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李景还深刻地感受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流程变 " 顺 " 了,不 " 卡 " 了。" 就拿收送快递这个环节来说吧,以前没有分组的时候,我们因为人员不足,对快递员‘一扫三查’以后就让他们送进来了。现在都是统一由卡口点值守人员先放置好,到固定时间由物资保障组进行统一投送到居民手中,这样就很好地规避了风险。"

" 内 "" 外 " 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为了将志愿服务做得更到位,作为闵家桥社区 " 社工委 " 疫情防控临时领导管理中枢的重要一环,驻守干部工作组组长张建华在如何合理划分这 14 组疫情防控人员方面可花了不少心思。

" 比如,核酸预备组组长我们选派驻守此辖区的西北新村小学校长担任,我们挑选了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部分教师为成员,承担了社区疫情防控所有物资的入库,登记,统计,发放,采样准备等任务。此外,充分发挥好退役军人和青年志愿者的作用,确保在物资配送,核算信息采集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必须要有骨干力量 ……" 张建华娓娓道来。

" 之所以要在中高风险划分内点位和外点位,就是要把能动的力量我们尽可能调动起来。" 张建华说,他们会将居住在中高风险点位的驻守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划分在内点位,开展为居民采购、配送生活物资、督促小区居民做到 " 足不出户 ",维护核酸采集秩序、配合物业进行垃圾清运等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包括:掌握特殊群体人员的详细信息。" 尤其要做好老人、残疾人、孕产妇、透析病人、以及慢病病人的资料采集工作。" 张建华说,一旦群众有就医需求,内点位工作人员会马上通知外点位值守人员,由他们联系医疗机构安排群众就医。

" 这就像一个家庭,有人主外,有人主内。" 张建华这样比喻道," 别以为内点位的同志们工作轻松,他们的工作其实最贴近群众,是最最重要的,大家几乎每天都会工作至夜间 11-12 点,有效缓解了外点位的工作量。"

最大限度保障居民居家生活

对于辖区居民来说,疫情防控期间购买物资是否便利是大伙儿最关心的问题。而对社区 " 社工委 " 来说,做好物资供应保障则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 保供,保供,还是保供!" 这是张建华在每日例会上反复强调的问题。" 我们还要重点针对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专人对接帮助,最大限度地保障咱们辖区居民的居家生活。"

例会这样要求,疫情防控组的队员们也是这样践行的。" 为了您的安全着想,我就不进去了,您家里有什么事就直接给我打电话,我随时帮您解决。" 闵家桥工会小院驻守干部程浩敲开居民家的门,在门口放下手中的东西后匆忙离去,站在他身后的两位耄耋老人还不住地喊," 小伙子谢谢啦,大半夜的真是麻烦你了!"

原来,老两口在从网上订购了蔬菜,当天晚上快 11 点才送到小区," 两个老人身体不便,哪位志愿者帮忙给老人送一下菜?" 卡口值班人员在 " 社工委 " 专设的微信群中发出消息。" 我跟老人住得近,我去。" 当时已经换班休息的程浩看见群消息后马上回复,并迅速从床上爬起来去卡口点帮老人领取了蔬菜并送到老人家中。

这只是闵家桥社区 " 社工委 " 全力做好疫情期间民生保障的一个缩影。据悉,除了在辖区灵活设置保供点,以便低风险点位的居民有序采购生活物资外," 社工委 " 还从队伍中挑选了一部分精力和体力都跟得上的退役军人和党员志愿者,作为物资配送和保障的骨干力量,确保保供服务能够做到位,让群众放心满意。

" 要建立一套成熟的、可复制的好的经验做法,仍然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打磨。" 张建华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工作机制再优化、再完善,把后续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刘超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