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新鲜蔬菜收获季节,连日来,兰州新区秦川镇新昌村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新鲜的莲花菜、辣椒、白菜、西兰花等蔬菜经过菜农们的精心挑选、捆扎、装车,被运往新区及兰州市区部分批发市场,保障城乡居民的 " 菜篮子 " 供应。
据新昌村党支部书记姚建维介绍,新昌村把培育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拳头产业,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蔬菜品质,着力打造 " 菜篮子 " 产品生产供给基地,不断丰富城乡居民 " 菜篮子 "。同时,每年为村上解决 300 多人稳定就业。
" 这几年我一直都在蔬菜基地工作,为蔬菜施肥、采收、包装。今年干了 3 个月,挣了一万多块钱,足够家中日常开销!" 家住蔬菜基地附近的冉新梅,常年和丈夫在基地里务工,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土地流转金,还方便照看上学的孩子,一家人的钱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殷实。
"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抓实抓好田间管理,推进蔬菜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提升‘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保供能力,在加快采收的同时,引导合作社带动村民积极开展蔬菜二茬种植,并做好冬季蔬菜育苗的前期准备,让蔬菜产业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产业,让村民持续增收、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姚建维说。
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生产基地,同样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放眼望去,双膜大棚里,满眼翠绿欲滴,一组组水培蔬菜生机勃发;日光温室内,一串串樱桃番茄晶莹剔透。这些蔬菜在分拣包装后,迅速走上了居民的餐桌。
小小 " 菜篮子 ",装着 " 大民生 "。近年来,兰州新区按照 " 园区化布局、全方位配套、链条式发展、体系化构建 " 思路,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 三链 " 同构为基本路径,坚持设施和露地蔬菜种植并重发展,创新 " 国有企业引领,龙头企业主导、村集体组织参与、农民转产业工人 " 的模式,坚持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全力保障 " 菜篮子 " 产品生产供给,建成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产业园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以现代育苗、基地建设、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等为一体的全链条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如今,兰州新区蔬菜品种多、生产不断线、供给不断档,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稳定周边蔬菜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