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本轮疫情发生后,退役老兵王成军同志所在的华林路社区,由于辖区面积大,人员流动性强,驻守干部少,管控难度大。
7 月 11 日接到单位通知后,王成军第一时间到华林路社区报到,被分配到陵园家属院负责防疫值守。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兵,他全天候参与防疫工作。他总是笑着说," 做的事儿真的很小,但是我觉得在疫情防控比较困难的阶段,自己能出一点力是一点,希望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尽快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生活 "。
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同时也是一位老党员,今年已经 56 岁的朱明璋依然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当他所居住的大桥社区实行管控后,看到招募抗疫志愿者的信息后,他马上联系社区,报名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期间,不管是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每次核酸大筛他总是早早地到达现场,为大规模筛查做好准备工作,现场引导居民扫码、有序排队,为广大居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在大筛过程中,通知居民下楼采集核酸任务繁重、难度大,朱明璋总是主动动员居民,努力确保核酸大筛 " 应检尽检 ",不漏一户一人。身上的汗水、口罩的勒痕,是他抗疫的宣言,体现出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
在市烈士陵园工作的曾迎磊,也是一名退役军人,部队生活带给他的最重要的烙印,就是凡事都要冲在前面,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社区需要辅助核酸筛查工作的志愿者,他立即在第一时间主动报名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在东岗街道东岗世纪新村新兴社区的全员核酸检测点位,他负责维持秩序,请居民戴好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面对疫情,他说:" 我是退役军人,疫情不退我不退。"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阻击疫情的最美声音。
" 我的工作是现场引导群众有序排队进行信息登记和核酸采样,每次回家女儿都会问我是不是偷偷去游泳了,为什么爸爸的衣服、头发都是湿的," 市烈士陵园退役军人志愿者许珂打趣地说,在疫情防控中,像许珂一样的退役军人志愿者燃起 " 星星之火 ":他们扫码测温、查验 " 两码 ",严把疫情防控关口;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服务,宣传个人防护技能 …… 这些退役军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前沿阵地,以坚守的姿态,发挥生力军作用,共绘防疫 " 同心圆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文 / 图
编辑丨华静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