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轧轧机器声,山东鲁泰建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传送带上,一张张轻质高强、绿色环保的纤维水泥板及硅酸钙板依次输出。在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的泰山养心谷项目现场,由装配式建筑方式搭建的中式合院古朴雅致 …… 建筑业是我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在市场竞争激烈、要素制约增强的大环境下,我市建筑业坚持开拓市场与打造品牌并重,填平效率洼地,打通产业梗阻,扎实推动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激发了行业发展的 " 新动力 "。
据了解,2022 年 1-6 月份,泰安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494.7 亿元,居全省第三,比上年同期增长 8.6%,高于全省 0.6 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 1108.4 亿元,同比增长 16.1%;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完成产值 304.3 亿元,同比增长 23.7%,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 61.5%,比上年提高 7.5 个百分点。
凝聚发展合力,实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
为突出建筑业富民强市的支柱作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安市推广装配式建筑工作导则》等政策文件,牵头起草了《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从减轻企业负担、提质增效、争先创优、高质量发展 4 个方面,全面实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
首先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推动全市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021 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泰安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严把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关,确保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 90% 以上。政府投资或主导的建筑工程和高星级绿色建筑优先使用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产品,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今年 1-6 月份,我市城镇新增绿色建筑 192.94 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 96%。
其次是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我市全面落实《泰安市推广装配式建筑工作导则》,将装配式建筑要求纳入工程项目各审批环节,严把审批及验收关。今年 1-6 月份,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 231.45 万平方米,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 45.88%;完成装配式建筑工程产值 2.4 亿元,同比增长 230.8%,装配式建筑迎来快速发展期。
发挥企业集聚效应,实现我市建材产业链式发展
2022 年,我市提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战略,成立了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牵头单位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链。产业链迅速组成专班,坚持固本培优、招大引强,全面提高新型建材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目前全市新型建材产业共有规上企业 143 家。今年 1-5 月份,产业链企业实现营收 55 亿元,利润总额增速 15.6%。
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首先是积极开展 " 我为企业办实事 " 活动,通过 " 一企一策 "" 一事一议 "" 特事特办 " 等方式,对全市 143 家重点企业开展现场调研、走访座谈,积极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支持企业资质升级增项。其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强化 " 双招双引 ",加大建筑业招商力度,积极吸纳央企、市外大型优势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成立子公司,全面落实财政奖励、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最后是强化平台赋能,助推产业链成立新型建材产业链商会,支持泰安联强远大、山东威宝节能等企业组成装配式建筑创新联盟,打造 " 专精特新 " 绿色建造示范基地,搭建校企互动平台、高端合作平台,全方位整合市内外建筑行业优势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实施信用评价管理和质量安全标准化行动,当好建材行业 " 裁判员 "
为加快推进全市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建筑业环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实施了《泰安市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和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 信用评价主要包括企业综合实力、表彰奖励、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科技创新、工程业绩、社会责任、农民工工资、扬尘治理、建筑市场主体优良信用信息及不良信用信息及 " 黑名单 " 等内容,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将建筑市场主体评为 AAA、AA、A、B、C 五个等级,划分为诚信守法、轻微失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四类。对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扬尘治理不到位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8 种行为直接列入建筑市场主体 " 黑名单 "。
在保证建筑质量安全方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 "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为指导,统领建筑安全生产全局,强化履职尽责,严格监管执法,加强风险管控,深化隐患治理,完善了《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进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充分运用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资质管理、市场准入等手段,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对技术力量薄弱的工程项目,加大监督检查频率,对基础设施工程、保障性住房等进行重点监管。同时,实施标准化监管,建立以安全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保障措施的监管模式,明确建设、施工、监理和监管单位四方职责,实施网格化监管,加大监管力度。
"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抢抓机遇、综合施策,力争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在全省走在前列。"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许伟说,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争取培植 2 至 3 家企业尽快达到特级资质标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借助海外工程建设发展联盟,巩固拓展 " 一带一路 " 等海外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政策支撑,加大 " 政银企 " 对接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企业的信贷支持,全面推行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和工程过程结算制度,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创优,加快推进 BIM 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开展群众性 QC 技术攻关、国家及省级工法创建活动,创建我市的精品工程。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浩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