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提前介入环保服务、缩短环评审查时限、依法减轻经济处罚 ……8 月 4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该局聚焦环保服务、要素保障、执法监管、惠企帮扶等关键领域,制订了《南通市生态环境系统惠企纾困稳经济十六条举措》(以下简称《举措》),着力化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据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陆汉勇介绍,《举措》涵盖健全环保服务机制、切实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加大惠企帮扶力度四个方面。针对项目落地,《举措》指出,将成立重大项目环评服务工作专班,根据项目需求实施 " 点对点 " 服务,并采取电话指导、视频审查、线上服务、预约办理、网上审批等方式,开展 " 不见面 " 审批。拟建项目在完成项目立项和环评报告编制后,即可先行开展项目环评报告技术审查。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告书技术审查时间分别缩短至 15 日和 30 日内。
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在路上。为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出台《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认定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细化明确 5 类首次发生,及时改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可免于行政处罚。此次发布的《举措》进一步优化执法监管,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企业,不予行政处罚。
《举措》还鼓励违法失信企业登报致歉,对认真兑现承诺、积极配合整治、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依法减轻经济处罚。对企业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罚款缴纳困难,可依法予以延期或免除滞纳金,相关信息不作为失信信息管理。" 现在允许企业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如企业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罚款缴纳困难,可经申请依法予以延期或免除滞纳金,履行期限最长延至收到行政处罚文书之日起六个月内。"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法规标准处处长赵建峰介绍说,截至 6 月底,南通共有 133 件案件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涉及金额 1267 万元。其中,申请延期缴款的案件数 126 件,涉及金额 1043 万元;申请分期缴纳的案件数 7 件,涉及金额 224 万元。
"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统筹协调和面上指导,确保惠企纾困稳经济十六条举措落地落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同频共振。" 陆汉勇表示。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