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市中医医院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打造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 升级版 ",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让更多群众能就近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8 月 3 日下午,由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泰安日报社联合主办的 " 院长访谈面对面 " 栏目邀请泰安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开刚做客 " 最泰安 " 直播间,就医院的中医药诊疗特色、硬件设施、发展方向等进行了交流分享。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门诊医技综合楼将于明年 6 月完工
医疗始终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助于改善群众的就医看病体验。泰安市中医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市中医诊疗中心)项目作为 2021 年泰安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2022 年山东省重大项目之一,一直备受市民关注。
张开刚告诉记者,泰安市中医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市中医诊疗中心)项目集门急诊、医技、中医特色诊疗、中医经典传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教学、科研病房、办公于一体,项目规划为地上 19 层,地下 2 层,建筑面积 5.1 万平方米,预计明年 6 月完工。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市中医诊疗中心)建成后将大幅增加泰安市中医医院门诊、住院、医技使用面积,改善诊疗条件,并成为市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市中医药科教研中心、市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 百千万 " 人才工程培训基地、中医药诊疗技术集群,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从根本上解决泰安市中医医院面积小、收款窗口少、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全面提升群众就医环境。
此外,泰安市中医医院标准化发热门诊已于年初投入使用,门诊配备发热病人专用 CT,增设自助售药机,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中医药发展十条措施
缓解 " 看病难、看病贵 " 难题
自去年以来,泰安市中医医院在我市率先推行了 " 中医日间病房 " 的诊疗服务模式,并积极推行 " 中医药发展的十条措施 " 等惠民政策,有效缓解了群众 " 看病难、看病贵 " 等问题。
张开刚介绍,2021 年初,泰安市中医医院大力推进 " 中医日间病房 " 试点工作,对符合住院条件且治疗期间不需要在院的以中医药特色治疗为主的参保患者,在当日治疗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回家休息,这项举措实施后患者就诊时间明显缩短,人均节约费用 6000 余元。2021 年 5 月起,泰安市中医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市医保局支持中医药发展十条措施,降低中医药报销起付线,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把 68 种自制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增加协定膏方、代茶饮和个体化用药养生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并为患者提供中药代煎、膏方加工和免费配送服务,切实让群众 " 少花钱、少麻烦、看好病 "。
此外,泰安市中医医院牵头成立泰安市中医医疗集团,整合全市 42 家医疗单位资源,形成中医集团优势,先后组织专家志愿队进乡镇、社区,每年开展活动 30 余次,让群众享受到 " 简便验廉 " 的中医药服务。医院还帮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余家,受益干部、群众 5000 余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 " 三甲 " 中医院的服务。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推进中医 " 五个全科化 "
为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泰安市中医医院以中医 " 五个全科化 "(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外治、中医康复和中医护理)为抓手,全面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医经典科,围绕常见病、多发病,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技术 " 简便验效 " 的特色优势,推进中医 " 治未病 " 全科化,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门诊、住院、查体诊疗项目。推行全院康复一体化,跳出 " 小康复 " 思维定势圈,打造包括脑病、儿科、骨伤等病种的泰安市康复中心。今年,泰安市中医医院被列为泰安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泰山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根据医院要求,每个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外治技术、中医康复技术不少于 3 项,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 4 项。医院定期督导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深入推进 " 五个全科化 ",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
完善特色专科建设。泰安市中医医院推进产、妇、儿、肝病、肛肠、消化、皮肤等特色专科发展,名老中医定期查房,为住院患者跟踪治疗;积极申报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单位,创建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及省级重点专科,目前医院肝病科、内分泌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肝病科、脑病科、肺病科、内分泌科、预防保健科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肝病科、脑病科为山东省首批重点专科,骨伤科、心血管科、肿瘤科、康复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肛肠科、急诊科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肾病科、皮肤科、肛肠科、妇科、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及特色专科。骨伤科、肺病科、心血管科、康复科、儿科、妇科、脾胃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脑病科、肛肠科等 11 个专科入选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医院继续推进中医日间病房、中医多学科联合门诊工作等,推进 " 五大中心 " 标准化建设再升级,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合理配置急危重症救治人员,规范肿瘤学科 MDT 管理规定及会诊流程。加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将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查体有机融合,完善诊疗闭环管理,关注查体人员异常指标,实现 " 查而有管、查而有调、查而有治 "。
坚持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泰安市中医医院在红门路 75 号建成 " 泰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成立了 " 泰山中医药应用研究院 ",通过名中医 " 师带徒 "、传承工作室建设、" 西学中 " 等方式积极开展传承发展及人才培养,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徐文莉 编辑 陈茂荣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