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8-05
中国著名儿童画家梁培龙:墨染童趣,绘不尽生命之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稚嫩清脆的童声打破了静谧—— " 我知道了,是草船借箭!" 兴奋激动的回答传来;" 我没学过,但能看出色彩和线条的与众不同。" 此起彼伏的讨论,拉开了热闹的序曲。这一幕幕情景发生在画家梁培龙的水墨画作前。8 月 4 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州图书馆主办的 " 翰墨六友 " 书画联展,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大展览厅开幕,其中就展出了著名儿童画家梁培龙有关 " 三国演义 " 和 " 唐诗宋词 " 题材的画作。

历史、诗词题材吸引关注

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大展览厅中央一处共展出梁培龙画家的 30 幅水墨画,展板左侧是 " 唐诗宋词 " 配的 15 幅水墨中国画,每幅画下方有一条贴纸,上面打印有诗词的文字。来自江门的七岁小女孩仰着头念诗,从《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到《过故人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受到大家点赞。

这位女孩的母亲欣慰地说,孩子无法了解文中的深意,但画中场景想必已映入脑海,对未来学习也许有所裨益。

梁培龙水墨画展吸引孩童驻足。

展板右侧是 " 三国演义 " 专区,每幅画作讲述的都是经典的历史故事。有单刀赴会的豪迈、七步成诗的无奈、有草船借箭的谋略 …… 现场一名家长是这样评价的:梁培龙老师的水墨画讲述历史故事和诗词内涵,所呈现的中国情怀,令课文中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更有意境,也更加立体。

梁培龙 " 唐诗宋词 " 题材画作。

画作是画家的情感交流

画面的描绘加深了大家对文字的理解,赋予其鲜活的灵魂。梁培龙说,他本人比较喜欢古代文学,在绘画中往往将自身感受与内心古人形象相契合,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补充文字没有直观表达出来的东西。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画出诗词文字内容以外的精神,能让看到的人倍觉亲切、更透彻了解," 三顾茅庐 "、" 桃园三结义 " 等历史故事名场面和《醉花阴》、《临江仙》等耳熟能详的词作跃然纸上,复现场景引人遐想。

梁培龙总能在纷繁复杂的场面中捕捉其细腻之处,也能使简单的情景变得余韵悠长,表达出另一番情怀,这是画家和画的交流;进入海底的孩子仿佛真的在和小鱼打招呼,细看工人因用力而绷紧的肌肉,别有一番意趣,这是画家通过画和赏画者的交流,一笔一划皆可体验经典与创新的相融、感受内心的共鸣。

梁培龙画作欣赏。

和小朋友交流会变年轻

梁培龙的速写本和相册里记录着他细致入微的观察,他深知,想要做到落笔之时心中有数,就必须在平常下功夫,要关注小孩的动态并不断积累、练习。提到如何去画儿童读物时,他说 " 必须要有儿童的心理和童趣,没有童趣画出来的东西就没有童心。" 童趣来源于生活,了解其生活习惯才能清楚人物的神情和姿态表现,他倾注苦心来守护童心。

儿童的想法和大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做儿童读物就要把最美的想象给小孩子看,既是陶冶情操也能培养兴趣,梁培龙总说和小孩的接触是最开心的,因为他们纯净又真诚的心灵,78 岁的他和小朋友交流时就会变得更加年轻。

技法之外的东西才最重要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讲究 " 气韵生动 "、" 以形写神 ",梁培龙的水墨画色彩柔和、线条模糊,他在绘画中摸索出了独特的技巧,那就是用 " 面 " 的画法取代线的画法,用 " 面 " 的层叠和过渡来表达画面,少用线条勾勒,画好底层后再用侧锋去 " 提 " 和 " 破 "。当然,这也对画面的整体掌控和控笔能力要求更高,太快、太慢、脸部突出一点点都有影响,需要把握时机在晕染得最好看的时候用吹风机吹干定型,尺度拿捏得准不准决定了画作的表现力。

" 技法只是基础,技法之外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梁培龙本人是建筑学出身,随后才走上画画的道路,到如今独具一格离不开创作中的巧思,在过去没有疫情的时候,他每个星期一都会前往附近小学免费授课,将国画的技巧倾囊相授,但他希望的是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身优点,不对孩子的想象力加以限制。

梁培龙的画里有一群群潇洒唱和的英雄、赤足嬉戏的孩童,跟随走过历史的长河、走过时代区隔带你入画感受流淌其中的艺术情怀,水墨丹青起笔,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也是多彩童年的守护者。

画家简介

梁培龙,生于 1944 年 5 月,广东省三水县人,中国儿童题材画十大家之一,为孩子们画画、出版作品三十余年,身兼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越秀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等数十个职位,编辑了 500 余种儿童读物,曾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书籍和举办个人展。

名家赏析

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卢延光在本次联展的序言中写到,他曾说过梁培龙兄的国画,在全国来说独此一家,而且独特得让你不能不叹服。色渗墨,墨渗水,水冲色墨,线出其中,常常看得他由心叫妙,叫绝。正是这些技法在儿童画创作上的运用,令培龙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国内十大儿童画画家。这次培龙携来的是将破墨法、撞粉法用于 " 三国演义 " 和 " 唐诗宋词 " 题材的创作,想必也会让大家耳目一新。

采写:新快报见习记者 林翠珍

相关标签

三国演义 黄河 广州 图书馆 江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