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8-06
科普基地标识首发!广州市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培训活动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8 月 5 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有限公司承办的 2022 年广州市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培训活动(新认定基地专场)活动在友生玫瑰科普基地举办。此次活动发布了广州市科普基地标识。

44 家科普基地代表接受授牌

培训从线下线上发力,44 家新认定科普基地代表出席线下培训,微信视频号直播收获约 600 人次在线观看。此次培训以 2021 年度新认定的广州市科普基地为对象,通过授牌仪式、专题讲座和交流见习等形式,引导新认定科普基地熟悉工作内容,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科普基地的管理服务水平。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汉荣希望新认定基地能够认真履行好科普基地职能,同时积极融入全市科普品牌体系,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赋能科普供给的转型升级。

活动上正式发布了广州市科普基地标识,该标识是即将出台的全国首个科普基地地方标准《科普基地标识标牌建设规范》的重要内容。随后的授牌仪式上,广州市科技局和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的领导向 2021 年度新认定的 44 家科普基地代表授牌,并祝愿他们在未来科普工作中勇创佳绩。

在交流授课环节中,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有限公司科普部部长王青青介绍了广州科普活动品牌建设情况,并对科普统计工作进行了梳理。广州市动物园科普教育部部长黄志宏分享了该园在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宣传、人员管理等基地常态化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健康科普基地办公室主任陈涛则依托基地长期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普创作的实践心得。

分享环节结束后,广州市科技局引进智力管理处处长沈文浩上台做总结发言。沈文浩提到,广州近年来全力推动科普企业进出口税收减免、科普工作者职称评定等实质性政策落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到科普事业中,希望各科普基地能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培训还设置了实地见习环节,各新认定基地代表在友生玫瑰科普基地内开展参观见学,体验了基地的精品科普互动项目 " 香皂制作 ",以考察实践的形式学习科普基地运营、活动策划执行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全市科普基地数量首次达到 225 家

据透露,此次培训围绕科学普及的使命与初衷,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节点标志性强。广州科普基地标识正式发布,意味着《科普基地标识标牌建设规范》已具备现实意义,未来全市科普基地将以统一、直观的标识符号面向市民开放;44 家新认定科普基地接受授牌,广州市科普基地数量首次达到 225 家,标志着全市科普参与力量空前壮大,科普设施密度更大、服务公众能力更强,进一步推动全市科普事业朝高质量、集约化目标发展。

二是需求针对性强。培训内容主要面向新认定科普基地,就全市科普品牌构建、主要任务部署、日常工作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帮助新认定基地快速融入科普工作大格局,按量按质落实好科普工作。两位专家带来的优秀科普基地建设运行经验分享为新认定基地后续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三是指导实践性强。活动既通过专家分享基地运行管理、科普策划、创新开发方面的内容,又组织开展实地交流见习活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提升了科普工作者的理解接受程度,为激发科普基地发挥科普资源优势、做好建设运行和常态科普打下良好基础。

培训结束后,各新认定基地人员表示,此次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让基地能够快速了解工作内容,融入科普工作氛围,吸收优秀科普基地运营管理经验,为基地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思路与宝贵的实践方法。

2022 年,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的指导部署下,广州市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培训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广大科普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为科普工作者搭建答疑解惑、学习交流的桥梁,培育一批工作能力突出的 " 科普尖兵 ",为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注入新血液和新力量,助力打造多层次、高质量科普事业社会化发展新格局。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