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2022 年 08 月 07 日 09 版)
今年 6 月份,位于甘肃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距离项目开工还不到半年时间。
" 项目从落地到开工的高质量快速建设,得益于兰州新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的营商环境。" 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 行业同类项目从开工到试生产建设周期一般需 18 个月,但我们的项目不到半年时间就成功出箔。"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是 2012 年 8 月份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10 年来,兰州新区从 3 个村镇起步,实现了从拓荒起步到新城崛起、改革从学习跟跑到赶超领跑、发展从基建拉动到产业带动、生态从黄土荒丘到花海绿洲的 " 四大转变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 20% 以上。
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兰州新区打造 365 天 24 小时不打烊的商事登记模式,创新 " 容缺登记、工位注册、独任审核、包容审慎 " 的服务机制,企业开办从 " 即时即办、一日办结 " 到 "30 分钟办结 ",开办费用 " 零成本 ",市场主体年均增长 30% 以上。
兰州新区出台普惠制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推行 " 标准地 " 出让,创新弹性年期供应、租赁、先租后让、作价出资(入股)等灵活供地方式,大幅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大数据、大工业电价降至 0.28 元 / 千瓦时、0.35 元 / 千瓦时,工业用水降至 2.69 元 / 吨,社保费率降低 25%,企业总体要素成本下降 20% 以上。
与 " 十三五 " 初期相比,兰州新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长 2.8 倍;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增长 2.3 倍;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总量增长 2.5 倍,营业收入增长 1.9 倍。
近年来,兰州新区按照 " 产业园区化、园区专业化 " 发展思路,培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数据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集群,已成为西北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前不久,在第二十八届兰洽会期间,兰州新区成功引进签约产业项目 32 个,总投资 700.2 亿元,签约所有项目均为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东新表示,将严格落实 "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 项目责任制,给每个项目配好 " 保姆 ",以优质、快捷、全方位的项目服务和一流营商环境、一系列最优惠政策保障项目快速推进,将企业生产营业成本压到最低。
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韩彤
来源丨经济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