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安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 " 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精准有效 " 的原则,坚决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尤其是通过全力支持和保障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工作开展,以精准高效的政策资金帮扶,切实助企纾困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 " 六稳 "" 六保 ",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提高退税精度 加快退税进度 以 " 退 " 为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泰安市高新区的泰开集团,是国内输变电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拥有 15 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7 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 余人的技术研发团队、1200 余项自主专利,曾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泰开 " 商标被评为 " 中国驰名商标 "。
"2022 年上半年,集团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86 亿元,同比增长 14%,这都是受益于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上半年,集团内 20 家企业累计取得留抵退税款 4168 万元,16 家中小微企业延缓税款 4081 万元,及时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切实站在企业角度为企业谋福利、谋发展,让企业深深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政策。" 泰开集团财税负责人张学芳说。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为加快政策 " 红利 " 到发展 " 动力 " 的转化,全市各级财税部门提高思想认识,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支持和保障留抵退税等工作开展,确保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直达市场主体。我市积极建立财税协作会商机制,财税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工作协同、政策联动,及时掌握全市财税政策落实情况,快速分析、精准解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改进惠企服务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编印《泰安市减税降费政策和收费目录清单汇编》,推出收费清单二维码卡片,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掌握政策、通过 " 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 "" 我为企业办实事 " 等活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退税效果及资金流向等情况,为企业提供精细化、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引导企业将退税资金更多用于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在强化退税资金保障方面,我市财政部门密切跟踪政策动向,全面摸清底数,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资金统筹调度,全力做好退税资金保障。1-6 月份,全市已累计办理留抵退税 46.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退 42.5 亿元。尤其是新政实施的 4-6 月份,全市 6257 户小微企业享受退税,占全部退税户数的 94.5%;368 户大中型企业享受退税优惠 22.2 亿元,户均退税 604.4 万元。我市退税规模最大的企业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退税 4.6 亿元。
聚焦企业 " 急难愁盼 " 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暖心服务 以更优营商环境助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市财政局围绕企业所急所需所盼,想方设法为企业纾困解难,营造更优质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急企业之所急,市财政局联合各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服务专家队,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解决企业 " 燃眉之急 "。市财金集团通过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和过桥还贷,帮助企业融资 128.5 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与北京洪泰资本、青岛中晟资本合作,分别设立 20 亿元、10 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借助基金公司力量,成功招引 6 家企业落地,帮助 4 户骨干企业接受资本助力。解企业之所需,推出 " 技改专项贷 ",对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分档给予贴息支持。目前,已有 20 家银行提出合作意向,10 家银行完成签约,第一批技改项目已完成入库。支持企业上市,分阶段对上市企业给予支持,最高给予 1000 万元奖励,现已拨付 8 家企业奖励资金 2400 万元。谋企业之所盼,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能耗指标等问题,实行 " 一事一策、一企一策 " 精准帮扶,保障了新上项目顺利开工。
"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和高质高效税源培植,统筹财政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快速发展,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财政力量。"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磊表示。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苏婷 通讯员 胡斐斐 王慧婷 编辑 乔雨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