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11
南京人均体育消费3064元,体质合格率93.4%以上,你达标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8 月 11 日," 奋进新南京,建功新时代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强市专场在南京市新闻发布厅举行。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张顺翔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南京体育方面发展的成就,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紧紧围绕 " 世界体育名城 " 建设目标,努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赛事、体育文化等五个方面。

全民健身:市民体质合格率持续保持在 93.4% 以上

十年来,南京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南京在全省首批建成城市社区 "10 分钟体育健身圈 ",截至 2021 年底,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 3.93 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共建有 7451 个晨晚练点、940 片足球场地、3924 公里健身步道,建成各类体育公园 103 个,新建改建一批灯光球场。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3000 多项次,市民体质合格率持续保持在 93.4% 以上。

结合北京冬奥会,南京举办了 " 同迎冬奥,共向末来 " 活动,"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取得重要进展。此外,还积板推进各级各类体育场馆 " 低免 " 惠民开放,开发建设 " 宁体汇 " 平合,线上服务场馆达 345 家,累计惠及 546 万人次,运营模式被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推广。打造 " 服务群众、你点我送 " 健身服务品牌,探索体卫融合发展新路径,试点建成 8 家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站、点)。

张顺翔介绍,今年以来,南京提档升级城市社区 "10 分钟体育健身圈 ",建成 4 个体育公园、9 个百姓健身房、17 片室外灯光球场。开展精准化体育惠民服务 281 项(次)、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 1615 项(次),开展免费体质监测服务 30462 人,组织 7 期 350 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启动 " 微社区〞运动俱乐部项目试点,完成 24 个居民小区 " 微社区 " 运动俱乐部组建和联赛启动。对于下半年的计划他表示:" 接下来,我们准备出台市本级《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努力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我市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

竞技体育:南京市新增 11 名、现共有 36 名世界冠军

在体教融合和竞技体育方面,南京不断取得突破。十年来,南京市新增 11 名世界冠军,现共有 36 名世界冠军。南京运动员许安琪获得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击剑冠军,惠若琪、张常宁获得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南京运动队代表江苏参加全国运动会均取得优异成绩,省运会成绩多年全省领先,青少年输送和贡献率始终名列前茅。

目前,第 20 届省运会正在泰州市举行,截至 8 月 10 日,南京代表团共获得金牌 192.5 枚、银牌 111.5 枚、铜牌 109.5 枚,金银铜牌数量、奖牌总数和总分目前均位居全省首位。积极承接单板滑雪、滑板、霹雳舞等国家集训队和 " 省市联办 " 优秀专业队,圆满完成参加北京冬奥会的部分国家队在南京集训保障任务。

体教融合深入推进,青少年体育 "5621" 工程有序实施,共有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4 个、省级单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5 个,省级传统项目学校 38 所、体育特色学校 236 所、初中体育后备人才示范校 19 所。

体育产业:2021 年居民人均体育消费 3064 元

随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南京体育产业发展形成崭新格局。这十年,南京体育产业主体不断壮大,目前全市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超 9000 家,规上企业 355 家,2021 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 1000 亿元左右,增加值占 GDP 比重 2.1% 左右。

南京以总分第一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1 年居民人均体育消费 3064 元,举办南京体育消费节,体育消费成为新热点。全市共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项目、单位)10 家、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1 家、省体育产业基地 20 家、省体育服务综合体 10 家,冰雪产业加快发展。

出台多个体育产业政策文件,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社会力量办赛资助资金和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资助资金,共支持 150 余个体育产业项目 6000 多万元,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体育赛事:举办青奥会、篮球世界杯、南京马拉松

这十年,南京先后成功举办 2014 年青奥会、2016 年速度轮滑世锦赛、2017 年全项目轮滑世锦赛、2018 年羽毛球世锦赛、2019 年篮球世界杯(南京赛区)、街舞世锦赛、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等重大体育赛事。从 2015 年开始举办的南京马拉松,先后获评世界田联 " 银标赛事 " 和中国田协 " 金牌赛事 "" 中国马拉松特色赛事 "" 最美赛道特色赛事 "。

重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满足市民在家门口观看和参与顶级赛事的需求,更让南京以赛为媒,在世界面前精彩亮相,提升南京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体育文化:对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十年来,南京积极开展体育对外交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积极开展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友好城市间的交流,加强武术、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对外交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友好往来。

连续举办四届 " 南京国际青年体育文化活动周 ",获得全球首个 " 世界轮滑之都 " 称号。2017 年 8 月 16 日,国际奥委会在其官网显著位置刊登《青奥会遗产在南京传承》专题文章,肯定南京青奥会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以及体育事业发展。

见习记者 裴诗雨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卫 胡玉梅 文 / 摄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标签

体育 南京 健身 世界冠军 体育健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