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8-12
兰州空战,不可磨灭的反法西斯战争记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立秋刚过,黄河岸边绿意正浓。兰州市邓家花园里,葱茏的树木掩映着一座建于 81 年前的合葬墓。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频繁空袭兰州,我军奋起抵抗。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的妻子崔锦琴,将邓家花园无偿借给空军第四路司令部作为驻地。1941 年 6 月 22 日,在日军的一次轰炸中,崔锦琴带着 3 个未成年子女躲避空袭,却因 " 壕洞塌蔽 " 遇难。之后,她和孩子们归葬自家院中。

一抔黄土,难掩家国往事。

85 年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远在西北内陆的兰州就遭遇日机轰炸。此后几年里,为保卫兰州和古丝路上的西北交通线,壮士碧血染长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血泪记忆不能忘

抗日战争期间,大西北是抵御日军陆上入侵的大后方,也是空中反侵略的第一线。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袁志学长期研究兰州空战。他说,1937 年 8 月 14 日,中日第一次空战在淞沪会战中打响。同年 11 月 5 日,日军就派出 7 架轰炸机突袭兰州,首次空袭就直扑兰州城郊的军用机场。

此后几年,兰州空袭警报不断拉响。据《兰州通史》记载,1937 年 11 月至 1941 年 8 月,兰州共遭遇日军空袭 36 次,日军共出动飞机 676 架次,投弹 2738 枚。

兰州远在西北内陆,何以成为日军 " 眼中钉 "?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孙瑛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为取得外国援华物资,在西北打通陆运、空运和通讯三条国际交通线。兰州及甘肃古丝路沿线地区发挥了交通枢纽和战略支撑作用。

正因如此,日军轰炸瞄准兰州,波及天水、平凉、陇西、靖远、武威、永昌等古丝路沿线的重点城镇,其轰炸频次和规模随外国援华物资的增多而增加。据地方志记载,日机最西到达河西走廊中段,并对永昌县城实施无差别轰炸。

无差别轰炸带给甘肃人民深重的苦难。据统计,甘肃省在空袭和轰炸中造成的直接人员伤亡 1426 人,损毁房屋 24124 间,无数民众无家可归,成为难民。

永昌县一位亲历者回忆,1939 年日军轰炸永昌正值农历正月十七,县城正办庙会,轰炸后 " 地上、墙上、树上到处是肉屑、血迹和布片 "。

2016 年、2017 年,靖远县居民两次发现日军轰炸遗留的未爆航弹。据《靖远县志》记载,日军对这个黄河上的重要渡口空袭 11 次,累计造成 34 人遇难,31 人受伤。

《兰州市敌机轰炸人民死伤调查表》记载的遇难民众信息令人唏嘘:" 易中兴,45 岁,是一个卖水工,轰炸中在兰州市会馆巷 23 号被压死;老胡,60 岁,是一个街头说书人,在会馆巷 23 号被压死;高尕女,年仅 3 岁,在中山林因避难所倒塌被压死;蒲丑丑,8 岁,在山字石 61 号家中被压死 ……"

轰炸中,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兰州普照寺被燃烧弹击中,藏经楼及大量珍稀经卷被烧毁。据《兰州通史》记载,普照寺遭到 4 次轰炸,最后仅存一口金代铁钟。

" 兰州虽故称边陬,四年之间敌机已数十至,伤我民庶,毁我室庐,暴戾坠突之行,实我民族所鉥心刻骨,永永不能忘记。" 崔锦琴的墓志铭写道。

空战碧血染长空

日军的狂轰滥炸非但没有炸垮古丝路上的西北交通线,反而激发了坚决的抵抗。

据《兰州通史》记载,抗日战争期间,兰州地面防空部队只有一个营,但当 1937 年 12 月 4 日日军第二次空袭时,我地面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就开火还击。此后,兰州上空经常爆发激烈空战。

袁志学说,抗日战争初期我国空军遭受重创后,兰州成为重建空军的重要基地之一,先后建起空军基地、训练基地、飞机修理基地。大量苏联援华的飞机也经由兰州飞往各地。

在历次空战中,1939 年 2 月 20 日、23 日的两次空战尤为振奋人心。据当时的甘肃地方媒体报道,敌机飞临兰州上空后,即遭遇我方军机的猛烈攻击。" 我以旺盛之攻击精神,勇猛合击,战况空前激烈,敌机队形,即形紊乱 "。两次战斗共击落日机 15 架。

《新华日报》发表评论说:" 最近兰州空战,我空军一再告捷,更说明了我数量较少而英勇的空军,战斗力在日益增强中。"

兰州空战期间,反谍战同样惊心动魄。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邓明说,1939 年,甘肃抓获并处决了搜集兰州情报的多名日本特务和汉奸。

据《兰州通史》记载,兰州空战中,共击落日军飞机 47 架,我方累计有 63 位军人阵亡。

顽强反击之下,我方重要军事、交通目标得到有效保护。当时黄河上唯一的铁桥兰州黄河铁桥虽然弹痕累累,却一直车来车往。

袁志学说,兰州空战保障了西北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使日本掌控西北地区制空权的阴谋成为泡影。

比 " 飞虎队 " 更早的援华志愿航空队

" 空军烈士郭尔皆耶夫,生于一九一四年。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抵抗日本侵略者空战阵亡,殡葬于此。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这是收录在《兰州古今碑刻》中的一则碑文。郭尔皆耶夫是在兰州空战中牺牲的一位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队员。

在有资料可查的 63 名兰州空战阵亡名单中,有 9 人来自苏联。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兰州空战中实际牺牲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队员远多于此,有些甚至没有留下姓名。

据《兰州通史》记载,1937 年 10 月 22 日,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首批人员到达兰州,后来陆续增加到 100 余人,约有飞机 20 架。

袁志学说,在当时驻守兰州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队员中,就有以后成为苏联空军总司令、空军元帅的日加列夫。

据《甘肃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介绍,从首批援华志愿航空队到达兰州,至 1941 年苏德战争前后,有苏联军事顾问、专家过往人员 3665 人,轮流参战的援华志愿航空队员 2000 余人,先后组建 8 个航空兵群,共 1235 架次飞机飞临兰州。

孙瑛说,苏联援华力量有力地支撑了太原、武汉、南京、南昌、兰州等地的对日空战,200 多名飞行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无暇西顾,西北的天空逐渐平静下来。然而,中苏勇士碧血染长空的事迹必将永载史册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标签

兰州 抗日战争 甘肃 西北 遇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