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田园麻江 2022-08-16
麻江县河坝村:“夜校”建在村 赋能助振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林下养鸡注意品种选择,控制好养殖规模,加强肉鸡防疫工作 ......" 南京农业大学陆应林教授正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贵州省麻江县河坝村乡村振兴夜校的学员们培训林下养鸡专业技术知识。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周波教授 " 线上 " 直播讲授肉猪养殖主题课程

2021 年,打造以服务 " 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 " 为主要切入点的 " 贵州青年乡村振兴夜校 ",在省级乡村振兴建设集成示范点——麻江县河坝村挂牌开课。河坝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整合人才智力资源,因地制宜编排培训课程,将建在乡村振兴工作第一线的 " 夜校 " 转型成为 " 农技培训 + 非遗传承 + 政策解读 " 阵地,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教授 " 专题式 " 授课,打造农技培训阵地。河坝村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聚焦河坝村林下养鸡、水稻种植、蔬菜栽培等产业发展需求,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园艺学院、草业学院教授 " 线上 + 线下 " 方式在乡村振兴夜校讲授专业农业技术,现场指导群众种植生产。

截至 2022 年 6 月,累计开展农业技术主题培训课 3 次,现场指导 3 场,参训人数近 100 人,帮助群众引入新种植品种近 20 个,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枫香印染非遗传承人曹顶秀(右一)指导绣娘学习瑶族印染、刺绣技艺

非遗传承人 " 订单式 " 指导,打造非遗传承阵地。河坝村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村落,保留着浓厚的瑶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技艺——瑶族枫香印染在 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河坝村乡村振兴夜校邀请枫香印染传承人定期为村中绣娘开展瑶族印染、刺绣培训。经过培训后,参训绣娘可以与村级 " 瑶之韵 " 公司平台签订灵活就业协议,得到生产订单,在家中就能完成订单任务,赚到实惠。据统计,目前已有 80 位绣娘通过乡村振兴夜校平台的培训,并与村级公司签订灵活就业协议,日增收可达 100-200 元。

▲西部计划志愿者石万银在乡村振兴夜校课堂上向群众普及安全生产小知识

青年干部 " 立体式 " 宣传,打造政策解读阵地。河坝村驻村青年干部依托乡村振兴夜校平台,通过课程讲授、编制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广泛宣传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最新政策,让党的方针政策 " 飞入寻常百姓家 "。截至 2022 年 6 月,河坝村乡村振兴夜校累计开展政策解读 6 场,惠及群众超过 200 人次。

"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贵州省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平台优势,培育更多农业技术‘土专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惠农政策‘明白人’。" 河坝村驻村西部计划志愿者石万银说。

陈宏强

编辑 段筠 / 统筹 潘欢欢 / 签发 吴如雄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培训 南京农业大学 指导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