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17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江苏:发挥大运河、长江重点建设段示范引领作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十四五 " 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其中,"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 章节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对大运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明确。

江苏是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规划》指出,要发挥大运河、长江重点建设段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规划》@江苏

" 整合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等重要文化资源,强化文物和非遗真实完整保护传承,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大运河江苏段重点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其他省份同步推进,提升保护传承和利用能力,构建国家记忆体系,打造大运河文化带。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挥重点建设段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

水网密布的江苏大地上,大运河与长江一纵一横,在这里交汇,共同滋养了富庶繁华的鱼米之乡。

作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江苏将努力打造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重要地标、文化引领区域发展的示范基地、人河相亲城河共融的美丽家园、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金字招牌,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3 市全员入列

江苏大运河文化带串珠成链

目前,江苏 13 市全员加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主线流经江苏 8 座城市,其他各地通过发达的支流水系,与大运河主线形成了一张运河网,共同连缀起 " 水韵江苏 " 的锦绣华章。

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省委书记担任组长,省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全省 13 个设区市全部纳入建设范围。

构建 "1+1+6+11" 规划体系,23 个核心展示园、26 条集中展示带、153 个特色展示点形成空间展示体系。江苏首创的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以及 " 三种空间形态 ",得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办公室高度肯定,并全面推广。

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江苏建立省级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建成大运河江苏段水文化遗产数据库,淮安板闸、扬州隋炀帝墓等运河遗产纳入新一批国保单位,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稳步推进,沿线文物、非遗、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整体保护持续提升。

千年文脉,活态传承。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编撰出版," 国字号 " 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将中国大运河故事娓娓道来。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

预计 2025 年完成

长江,在江苏境内蜿蜒 433 公里,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 8 个设区市。沿江 8 市共饮一江水,美美与共。

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今年 3 月,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省领导小组会议,全面部署启动江苏段建设。

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明确了 " 以沿江县(市、区)为核心区,沿江 8 个设区市除核心区外的区域为拓展区,其他 5 个设区市为辐射区 " 的建设范围,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等八大工程、20 项重点任务。

目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已形成初稿,初步考虑沿江沿河沿湖沿海 " 四沿 " 联动,与长江干流、支流共同塑造 " 一主七支 " 长江文化空间格局。同步谋划论证重大项目,初步摸排 5 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和 145 个省级重点项目。

预计到 2025 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届时,江苏长江沿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运营高效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长江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彰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成为江苏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鲜明标识和闪亮名片。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图 | 《中国运河志》纪录片、现代快报 + 记者 徐洋 顾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